《国宝——大熊猫》教案

时间:2022-07-19 23:01:22 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宝——大熊猫》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宝——大熊猫》教案1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 (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 (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

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 (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 (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 (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

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要求:(1)仔细阅读课文,努力获取有关大熊猫的有效信息;

(2)根据鉴定书上的条目,直接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3)小组交流学案后派代表发言。

宝物学名

宝物现用名: 熊猫 外号: 獏

宝物外在特征: 可爱、俊俏、温驯

宝物来历: 我国四川、甘肃、陕西海拔20xx-3500米的崇山峻岭

鉴定结论: 国宝

鉴定依据: 我国特有、最富盛名、数量稀少、活化石

三、秀宝

问题情境:我们的民间鉴宝人下了比较权威的结论:大熊猫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它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吸引我们去挖掘、去了解。

下面就请同学们扣住课文内容,选择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一下大熊猫。

要求:1、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2、尽量运用文中语句,语言生动,语气活泼。

参考话题:我的名字;我的外貌;我的家;我的家族史;我的名星路;我的饮食;我的生育;我的价值……

四、关注现状,献计献策(爱宝)

1、师:正因为大熊猫人见人爱,所以它成为我国的友好使者,频频出访他国。然而大熊猫在我国却仅存1000只左右,濒临灭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明确:原因一是生存不易:生活地域十分狭窄,生活环境要求苛刻,食物种类比较单一,进食数量十分惊人。原因二是繁殖艰难:繁殖力十分低下,幼崽小得出奇,幼崽成活期长。

2:再请阅读搜集到的一则材料,说说除了文中介绍的几条原因,造成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现状还有哪些因素?

材料: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于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于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都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生:阅读学案积累的资料交流

3、阅读以上材料后,请你再读课文,思考:我们能为大熊猫做些什么?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开辟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繁殖、培育大熊猫:这些在文中均有交代,另外同学们还想出了开辟生态竹园、为大熊猫提供丰富食源:甚至还想到利用克隆技术来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确实很有见地。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这份对大熊猫的喜爱转化为保护它的行动。所以保护大熊猫,从我做起。

五、品味语言

过渡:我们同学的“秀”作得非常好,不仅语气活泼逼真,语言也很生动,老师向大家再推荐另外一段介绍大熊猫的文字,请你来看看这与文中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1、学生阅读《辞海》上介绍大熊猫的文字,说说不同之处。

(A)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B)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短,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幅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国宝—大熊猫》

明确:

A)平实说明:客观地说明事物,不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B)生动说明: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2、交流理由,明确本文生动说明的语言。从课文中再找几处类似的语言进行分析。

六、课后学习:

1、拟写几条保护大熊猫公益标语;

2、拟写一份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3、设计一个保护大熊猫的活动方案;(从以上要求中选择一个完成。)

《国宝——大熊猫》教案2

教学内容简介:

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叶永烈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用准确、生动、风趣的语言,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培养搜集、筛选、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预习指导:

……此处隐藏21777个字……uó"。

师:这两位同学评价很准确,说明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发言很有见解。下面,我们回到的题目上。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生:是国宝。

师:国宝说明了什么?

生:大熊猫的珍贵。

师:很好!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师: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我们同学来谈谈讨论的结果。

生: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师:对。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这节有何作用,怎样表现熊猫的珍贵的?

(生齐声朗读后,教师指名回答)

生:这一节起概括作用,写出了大熊猫的形态和稀少。

生:17小节总结全文,体现大熊猫是活化石。

师:刚才两位同学谈得非常好。17小节是文中总结性的语段,突出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是"活化石"的特点。可见它的确很珍贵。

(师边概括边板书)

师: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生: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生: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生: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

师:哪些修辞手法?

生:拟人和排比。"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师:对。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生:课文第15小节,"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处突出了大熊猫数量稀少。

师:刚才同学们所找的语句都是体现大熊猫"珍贵"的特点,除了"珍贵"外,大家还从文中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哪些知识?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教师指名回答)

生: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它们的繁殖能力很低,这既是它的习性,也突出它的珍贵。

生: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春季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少的山谷……夏季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

生: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

生:大熊猫成了最可爱的"贵宾",但它不习惯这种生活。

生: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地域十分狭窄……崇山峻岭。

生:大熊猫是素食者。

生:大熊猫食量很大。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从各个方面概括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我们再回到题目上,"宝"为什么说是"国宝",能否换成"宝贝"?

生:"国宝"是指中国所特有 的珍稀动物。而"宝贝"一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 用。

师:还有原因吗?

生:我国把大熊猫赠送给了外国友人。

生:大熊猫是友好使者。

师:对。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友好使者。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偷猎者的人为原因,使我们的"国宝"数量更稀少。下面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动物世界的保护人,为大熊猫设计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快乐的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讨论后,学生踊跃发言。)

生:我打算建立一个生态圈、,里面种许多竹子,让大熊猫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要改变大熊猫的饮食居住习惯,让它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

生:我要把大熊猫送到太空去,让它作为友好使者访问宇宙。

师: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点评:

转换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感悟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史建慧老师关于《国宝--大熊猫》一课的教学设计正是体现了新课改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教者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采用"读-悟-赏"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为一篇说明文,《国宝--大熊猫》一课不象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可读性很强,它只是用说明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动物。然而教师并没有忽略"读"这一阶段,运用自由朗读、快速浏览、整体阅读等多种读文方法使学生熟悉课文,既有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又有精彩语段的反复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更正读音,使学生能准确地读准字词。在"悟"的阶段,教师由课题入手,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国宝"二字,进行质疑、解疑。教师带领学生入门后,重在学生依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层次进行感悟。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地把握的重点。一下子找准课文17小节,并能准确地概括出体现"国宝"的三个方面: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在这一环节中,教者没有用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个体思维、有同桌研讨,有四人小组讨论等组织学生个个勤动手,并能积极参与,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三个阶段是"赏","赏"必须建立在"读"和"悟"的基础上。"读"和"悟"让学生理解的脉络,掌握的要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赏"是在这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再次提高。《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让学生为大熊猫设计家园,正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注重评价。课堂评价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既是对学生参与教学中肯的分析,又能培养他们思考、质疑、大胆表意的能力。《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过程中评价方法也非一成不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体动员,全体参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但又不是盲目地用"很好""不错""讲得很好"一些评价语,总能在学生答疑之后,作深入浅出的剖析,使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有更新更高的认识。生生之间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这一年龄层次学生的特点,毫无保留,大胆直言。他们大多畅所欲言,既能对学生发言正确的地方谦虚接受,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之处,或自由发表自己与之相左的看法。整堂课的教学评价使教学环节衔接得更顺当,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出现充满激情的场面。

《《国宝——大熊猫》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