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时间:2023-08-09 00:10:18 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1

歌曲《绿叶》

1、同学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叶》

2、通过二声部演唱,学会在演唱中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绿叶》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要求同学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表示小树林的优美。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用一些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小树林的图片或录象,引导同学感受树林之美,然后再跟着琴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示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渐强和渐弱。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6 6 6 — | 5 5 5 — | 4 4 3 2 | 1 — — |

啦 ~ ~ ~ ~ ~ ~ ~ ~ ~ ~

二、导入:

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同学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歌词中的名词解释:

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简陋矮小。

拂:轻轻擦过。

溢:充溢而流出来。

1、听歌曲范唱,初步掌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

4、学唱第二声部,就一个乐句。

5、完整演唱第二声部

6、分声部演唱,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7、进行声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统一,声部进行流畅,和谐。

四、课堂小结:(略)

五、安排作业:

预习音阶各音。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拍手拍手》掌握歌曲的节奏与曲谱,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2、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3、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进行表演。

教学内容

一、学习歌曲《拍手拍手》

二、学习乐理知识:重音记号

三、聆听歌曲《祝你快乐》

教材分析

歌曲《拍手拍手》这是一首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歌曲吸取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几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分节歌,由主题和副歌构成。主歌部分包含两个平行乐句。两句旋律均自上而下作和弦分解进行,在句末的八度上行跳进,使曲调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副歌部分也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的前半句是由两个四分音符在高音区形成的节奏性音调,简洁而有力,富有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响亮的掌声和兴高采烈的神态;后半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唱出了他们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歌曲的句中及句子之间频频穿插了伴以掌声的间奏,既突出了主题,也增添了欢乐的情趣。

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

音乐知识:重音记号

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拍手拍手》

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

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3、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4、学唱第一部分:

(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5、学唱第二部分:

(1)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部分曲调。

(3)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

(4)对比实践:用重音记号与没有重音记号进行试唱实践对比。从实践中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及其作用。

(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

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10、小结: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二、学习聆听曲《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三、教师总结下课。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此处隐藏9648个字……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

师生音乐再见!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对一种亲情无尽地爱。

2、通过《包粽子》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通过认一认、唱一唱 延长音记号,掌握好歌曲结束音的时值。

教学重点:1、通过学唱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对一种亲情无尽地爱。

2、通过认一认、唱一唱 延长音记号,掌握好歌曲结束音的时值。

教学难点:通过《包粽子》歌曲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材分析:

《包粽子》是一首具有很浓的民族风味。歌曲采用商调式形式记谱,实质为羽调式,二四拍。附点八分音符、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旋律欢快、热烈。歌词口语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富有特色地衬词,给歌曲增添了节日热闹气氛。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谜语)

1、谜语: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品)

师:同学们,我们在哪个传统节日里吃粽子呢?

生:(端午节)

2、、端午节的来历。(课件: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

学生欣赏端午节的故事影片

3、、端午节的习俗。(课件: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能回忆一下在我们这儿的端午节是怎样过地?

生:

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

学生欣赏端午节的习俗影片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包粽子》(课件:MV)

学生欣赏《包粽子》MV

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对已故诗人屈原的怀念,而且粽子还象征着幸福、团圆和平安。成为人们节日馈赠的佳品。老师这里有一位小姐妹,让我们来看看她在今年的端午节上把粽子送给了谁?

生:侨胞

师:为什么小姐妹把粽子送给侨胞?

生:(团圆、亲情、友情)

2、跟唱歌曲

师:是啊!同学们,小小的粽子系着世界每一个华人的心,让我们一起为小粽子歌唱吧!

3、乐句教学

A、衬词教学(课件:乐谱 点击衬词变色,再次点击出现衬词意义。再次点击关闭。)

师:歌曲中你有哪些歌词不理解?

生:七不龙咚采采,八不龙咚采呀。

衬词:它没有什么实际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特出民族风格的作用。歌唱时要轻巧而有弹性,第一个“七”字可略强一些。

B、乐句处理

注意此乐句中的休止符的准确把握,在演唱是可以把休止符换成衬词。如

注意此乐句中的吸气,要求吸气要及时。“哎“字发音要悠扬、连贯、圆润,(课件:乐谱 点击吸气符号变色,所有吸气符号都可以变色。)

注意此乐句是一个渐慢性乐句,在第二小节要求吸气要及时。

为延长音记号。如果把它加在音符的上方,一般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般。

4、情绪处理(课件:乐谱 点击欢快地出现问题,再次点击欢快地出现答案,再次点击关闭对话框。)

A、端午节,小姐妹是怎样地心情呢?

乐曲的前半段是表达了小姐妹们端午节包粽子时愉悦地心情,在演唱时情绪应该是一种愉悦地、欢快地。

B、端午节,多年没有回国得侨胞回来啦!小姐妹是怎样地心情呢?

乐曲的后半段是表达了小姐妹们在端午节将要见到侨胞时无比激动地心情,在演唱时情绪应该激动地、期盼地。

5、齐唱歌曲

注意引导学生演唱时的情绪。

三、拓展活动———包粽子(课件:寄语)

1、教师示范,课件辅助。

2、学生包粽子(机动)

师:小姐妹把粽子送给了侨胞,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包一个粽子送给你身边的人。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呢?

3、表达祝福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小伙伴或好朋友,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四、小结:

一个小小的粽子凝聚了我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寄托,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为一个普通的日子增添了深沉的意味、吉祥的气氛,使它变得更有意义。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