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牧场之国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牧场之国教案1[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
(1)出示生词:
专注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骏马膘肥体壮飞驰辽阔无垠公爵
悠然自得赞许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吆喝牲畜
(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
(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
三、写字指导
1.齐读本课要写的15个生字。
2.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罐”的写法)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1.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无比尊严。)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次读。
2.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
①公爵:君主国家尊贵的封号。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②说说你的感受。
(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驰骋……)
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
(2)汇报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①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
②女生齐读。
3.认识傍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
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二、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
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
三、拓展延伸,自主设计作业
1.师:课文学完了,请你来设计一个作业。你觉得这节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作业呢?
预设:(1)我想把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我想把荷兰的牧场画下来。
(3)我想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
2.师: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作业,完成后,大家可以办一个作业交流展示会,互相分享、欣赏。
[教学板书]
19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牛群吃草比喻
骏马飞驰拟人
家畜安闲
夜晚寂静
[教学反思]
《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牧场之国荷兰的特点。
首先我以谈话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不一会儿,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荷兰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此处隐藏17549个字……附】
公 爵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duchy;大公国,Archduchy)。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duke)有所不同。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该王储16岁参加百年战争,锋芒显露;1355年前往法国指挥作战,军功卓著。父王对他赏赐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种称号,如1343年封为威尔士亲王,1362年加封为阿基坦公爵。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后多年里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亲均不许称王,最高可获公爵爵位。随后,爱德华三世及其继承人又先后建立了兰开斯特公国(1351年)、克拉伦斯公国(1362年)、约克公国和格洛斯特公国(1385)、赫里福德公国(1397)、贝特福德公国(1413)和萨默塞特公国(1443)等。这些公国的领有人都是王室宗亲,他们得到高级爵位后,在贵族中鹤立鸡群,威势不凡,为以后争夺王权、扰乱朝纲、制造战乱埋下了隐患。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行政界政务家即使任职多年,政绩昭著,也难获此殊荣。
在正规场合公爵也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国王则称公爵为“我们真正可信和最为敬爱的伙伴。”
牧场之国教案15教材分析: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初知荷兰,激发兴趣
1、导语: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充满温馨和诗意的乡村,领略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今天,我们将要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
欣赏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特点。)
板书课题
2、听了我的介绍,你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
教师小结: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齐读。
二、学生初读,扫除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除字词障碍。
2、检查生词,理解运用。
3、根据填空提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牧场之国”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一边读一边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感受,并尝试朗读体会。
3、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全班交流各组选中的段落,及时补充,相互评价。随着学生的回答,朗读相关的内容,随机教学2~5自然段
牛:
(1)在这一段里你还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的牛,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牛?
随机指导朗读理解相关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无比尊严。”
(2)师小结:
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牛,难怪,作者写到──齐读: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花牛。”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突出“全是”这个词?
(3)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情境再现。
以同样的方法,随机教学其它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重点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课文再现了荷兰就是牧场之国。在作者眼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这句话)这句话文中出了几次?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这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顾课文,结合插图,静下心来想一想。
2.交流:
师引导:作者是通过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被为“牧场之国”的荷兰的深深的喜爱与赞叹。而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赞叹情象又各不相同。
3.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来表达对牧场之国这份深深的喜爱与赞叹!
根据板书引读:
(师:)牧场之国,奶牛成群,(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骏马飞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羊猪鸡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夜晚休憩,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自由快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人畜和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五、积累运用,写法拓展
1、摘抄好词佳句。
2、仿写荷兰,如: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
板书设计:
22牧场之国
奶牛成群
骏马飞驰
羊猪鸡乐
夜晚休憩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反思: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荷兰是一个另人神往的美丽国。在教学中,首先我复习导入,接着展示有关荷兰的资料,尤其是美丽的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围绕“为什么称荷兰为牧场之国?从那些语句体现出来的?”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小组讨论,踊跃发言。
另外,我在教学《牧场之国》时侧重引导学生多读,从读中慢慢感受动物们在牧场上自由生活的场景,只要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牧场的和谐宁静,体会绵羊猪群骏马的悠然自得,注重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并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最后归结到课文最后小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