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25 11:50:18 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15篇

大班美术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前后重叠的方法表现江南水乡民居。

2、感受用水墨画表现的江南水乡的美。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范例(单幢民居、多幢民居、江南水乡风景)各一张。

2、民居贴绒五幢、镜框照相机、水墨画绘画用品。

活动过程:

1、给房子拍照——我们已经欣赏过江南水乡的房子,水乡的房子和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房子是矮矮的,屋顶是尖尖的、呈三角形——出示一幢的民居范例)——(出示五幢磁性房子)这里有五幢漂亮的民房,我们来给房子拍照片,要把这些房子全部放入照片镜框内,可以怎样放?

——请个别幼儿上来摆放房子。老师将幼儿摆放结果用照相机拍下来。

——展示我们的照片:

A、你喜欢哪一张照片,为什么?

B、为什么这幢房子不能看到全部?(前后重叠或部分重叠关系)C、你觉得还能怎么摆放也很美丽?

2、绘画重点——重叠的房子应该怎样表现——今天我们要把这些民居变成一幅美丽的水乡风景画,你认为可以添上哪些背景?

3、幼儿创作画——鼓励幼儿画出多幢房子,表现出前后重叠的房子。

——合理地添画一些水乡的背景,展现画面的美。

4、分享与交流——说说我的`水乡画是怎样的?有几幢房子?它们是怎样表现在画里的?

18、幼儿园大班美术:美丽的窗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正方形纸三次对角折后,通过剪去三个角、三条边的适当部分,表现出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的不同窗花。

2. 发展手部运动的灵活性。

3. 激发对剪纸的兴趣,喜爱民间剪纸艺术和窗花的欣赏情感。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7.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 窗花范例。 2. 正方形的彩纸、剪刀、浆糊。

操作材料“剪窗花”,引导幼儿欣赏民间剪纸艺术。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窗花范例。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看!这上面的花纹好看吗?想一想它是怎么弄出来的? 师:这个叫窗花,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过年的时候就有贴窗花的习惯。我们今天就来制作美丽的窗花。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剪窗花的方法。

师:这些窗花都是用折剪出来的。我选一张正方形的彩纸,把正方形纸角对角折三次后再用剪刀剪出小三角形、心形、还有只要是漂亮的图形都可以。再把彩纸慢慢的打开,我的窗花就剪好了。

三、观看操作材料学习制作再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小朋友观看操作材料“剪窗花”,看看操作材料是怎么教我们制作窗花的。

师:我们都知道了怎么制作,那么我们也拿起彩纸剪窗花,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四、展览并评价作品。 选出有创造性、层次分明的窗花,对认真的幼儿给予表扬,并展览窗花。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小朋友很积极的参与,而且很认真的制作,能在尝试和探索中剪出方形、圆形等的作品,作品展现出来时很漂亮的。小朋友对我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又有了一点的了解,在快乐的制作中无形的传承和发扬了这种文化遗产。

大班美术教案2

教学内容:

绘画《幼儿园真快乐》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在回忆、讨论好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2.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补贴和绘画的方法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各种制作好的示范画、胶水、碎布、油画棒、白纸、 剪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题: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里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什么?怎么玩的?在哪里玩?那里有些什么?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学习新的本领绘画制作《幼儿园里真快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范作品,幼儿欣赏。

提问:布有什么用?你们见过布贴画吗?看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的有什么不同?

2.观察桌子上有什么?

3.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先将玩具画好,再将幼儿的身体部分用布剪出各种形状粘贴在幼儿的身体部位。

(2)再添画草地、房子、白云等景物。

(3)装饰出各造型。

4.制作要求:

(1)制作时要细心、认真还要大胆,不要把所需的材料浪费。

(2)要求幼儿创作时要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5.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给以帮助。

6.互相欣赏作品。

让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制作的是什么。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上课情况,对表现积极的幼儿给与鼓励和表扬。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教学效果分析:

1.分析教材:在回忆、讨论好创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快乐生活。

2.分析教法: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掌握补贴和绘画的方法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分析幼儿: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比较熟悉,能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画画,大部分幼儿效果好,个别幼儿对人物的形体构图有待于强化。

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画出棒棒和胖胖发生的相反事情,表现相反的意思。

2、对绘画感兴趣,能有耐心的自信的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故事《棒棒天使》

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重点:

大胆的绘画相反的事情,表现出相反的意思

活动难点:

能画出抽象的相反事情

……此处隐藏6913个字……们在干什么?这两只“打架”的'恐龙身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这只恐龙身体的一部分?(让幼儿发现遮挡关系)你们发现没有,“打架”时恐龙的尾巴是怎样的?尾巴后面画有几条短线,为什么要画这几条短线呢?(介绍辅助线条的作用)

●教师在出示图片时,要注意层次性,如提供给幼儿的图片应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3、幼儿大胆作画,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幼儿画出恐龙的不同动态。

教师:今天我们来画恐龙,画你自己喜欢的恐龙,地上走的、天上飞的,各种各样。

4、展示作品,师幼互评。

请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恐龙在做什么。

活动建议

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班级展示区中,让幼儿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尝试将绘画作品编成故事进行讲述。

大班美术教案13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中熊猫活泼可爱、憨厚传神的形态,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谐关系。

2、感受画面的墨色变化,尝试用浓、淡墨表现熊猫。

3、能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观察过熊猫,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课件:吴作人的《熊猫竹石图》,多种动态的熊猫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熊猫图。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图上是什么?它们看上去怎么样?熊猫是什么颜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样的?它的头和身体又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熊猫的头和身体是圆圆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圆形,眼睛是椭圆形,眼睛排列起来像个八字。

(2)欣赏熊猫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动态图。

教师:这个熊猫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先画熊猫的什么地方?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线条?然后再画什么?

(2)教师小结:可用大白云淡墨画熊猫的.头和身体轮廓;用浓墨两笔对按的方法画出耳朵和眼睛;用浓璺按和拖的方法画出四肢。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动态的熊猫。

(2)教师:先想一想,你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4、集体欣赏、交流,引导幼儿从熊猫外形特征和各种动态来评价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参考资料

熊猫竹石图

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吴作人水墨渗化的技法。图中的熊猫憨态可掬,形象生动,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先通过整体欣赏画面来感受熊猫的憨态、可爱,再重点欣赏画家独特的用墨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14

教材分析

随着人们社会责任感与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志愿者, 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奉献社会。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温暖自己,还能提高社交能力。孩子虽小,但是也应该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让孩子了解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相互关心和帮助,使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懂得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道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海报的用途,学习用画、剪、折等多种方法制作海报。

2.能与同伴合理分工,大胆创作设计海报。

3.了解志愿者的工作,产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活动准备

绘画工具、水粉、板纸、彩纸、胶棒,活动课件

活动建议

1.观看视频,了解志愿者的工作。

提问:分别是哪些工作的志愿者?怎样为大家服务的?

小结:志愿者们遍布各行各业,有的是环保志愿者,有的是抗震救灾志愿者,不管是哪些志愿者,都是无偿的为社会服务。

2.欣赏海报,了解海报的设计要素。

(1)幼儿讨论,引出海报主题。提问: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大家知道我们要招募志愿者?

(2)幼儿欣赏海报,了解海报的设计要素。提问:海报中都包含哪些要素? 你想怎样设计海报?

小结:海报中要包含名称、招募内容、条件、联系人等内容,并且设计内容能吸引大家。

3.分组创作,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设计不同内容的海报。

(1)幼儿相互商讨海报内容及分工。

(2)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从构图、海报内容、设计形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美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型进行绘画,指导幼儿依据手型进行绘画。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一)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一)今天呢老师就教大家用手的形状来画一幅画首先呢,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提问幼儿:这些画是用手部分来进行绘画的吗?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明确以手型进行联想绘画。

(二)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就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一)先变换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来添画涂色。

(二)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一)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难点来进行评价。

(二)根据幼儿的构图、布局、线条、色彩进行评价。

(三)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活动反思:

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在方法上,把传统的教师示范,改为幼儿创造的启发式、讨论式、在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找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部分,利用视频转换仪,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儿参与评价,促进交流。

《大班美术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