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10-09 14:50:24 教案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

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说一说

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

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

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

2、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观察、讨论

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

(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

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药瓶

学生准备 天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

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此处隐藏969个字……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五、测评训练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P37/24 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

125840 =(□□)□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计算和估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各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相互交流

1、谈话引导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数学中我们已经学了几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单位吗?

如: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还有表示什么的单位?

2、小组讨论

由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展示

并评出哪一组记录的最完整。

二、加深体验,建立观念

1、数一数

出示时间单位时、分、秒。讨论:怎样才能感受和记忆这些时间单位?

让学生从钟面的认识,1时、1分、1秒内所干的事情,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等方面复习时间知识。

2、比一比

出示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长度单位?

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以及用语言描述,全面复习所学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

3、估一估

出示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质量单位?

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复习所学的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三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算一算

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9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结合课本第10页的第4题,让学生根据路程的远近,猜一猜他们是步行、乘车还是乘飞机?

3、 估一估

通过第125的第8题,使学生掌握千克与吨之间的计算与估算。

四、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集体核对。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2。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