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对高尔夫进行了解。
利用高尔夫能想出新玩法。
游戏准备
高尔夫球和球杆数套。
椅子数个布置场地。
游戏玩法
1、教师要用椅子布置出场地,把幼儿分成几队来进行游戏。
2、在游戏中幼儿不许用脚踢球,球杆饰赶棍,高尔夫球饰小猪。
3、高尔夫球必须按规定的在椅子下面过,要是没有过去的.话,就重新过去一遍。
4、每队都是小裁判,都要互相监督,看看有没有幼儿游戏犯规。
5、游戏开始幼儿用高尔夫球杆前击高尔夫球滚动前进,球必须要在椅子下面过去。
6、球滚到椅子尽头,由另一队往回赶小猪从椅子过,游戏循环继续几轮。
7、几轮游戏过后,我们比比哪队赶小猪的速度快。
8、幼儿名次排出,分别奖励幼儿们。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学习包糖(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颜料涂抹、装饰糖果。
3、知道不乱扔糖纸。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中带2-3种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乐罐、薯片罐,饰品盒、药品盒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画笔、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等等。
(二)产生兴趣。
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大,比别的糖果都甜,比别的糖果都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制作“糖果爸爸”。
1、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罐子: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然后紧握中间,将两头拧紧。
2、幼儿自己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的严实。
3、幼儿大胆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注意良好作画习惯的培养。
4、建议幼儿把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晾干,观察周围环境,想想放在哪儿比较容易干。
(四)尝尝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五)给糖果穿花衣裳。
1、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2、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自己制作一颗“糖”。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猪吃瓜吐籽的有趣情节,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许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的时候要吐籽。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认识水果。
1、看看说说各种水果的名称。
提问: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水果呢?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小结:苹果,生梨,香蕉,橙子,橘子水果宝宝排好队。
2、介绍自己最爱的水果。
重点提问: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水果里面会有什么?
幼: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回应:你观察的真仔细红红的苹果圆又圆,生梨回应:生梨苹果的肚子里面还会有什么呢?
提问:苹果生梨是全都吃掉吗?有东西不能吃要吐出来吗?
小结:原来这些水果中,有的是有籽的,有的是没有籽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细细长长的。
二、籽儿吐吐——说说自己的想法。
1.看图说故事《籽儿吐吐》
1、图一:胖胖猪已经把木瓜都吃进肚子。
重点提问:小猪在吃什么?
哪一只猪吃得最快?它怎么会吃得这么快?木瓜的'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
幼:吃了会肚子痛回应:为什么会肚子痛呢?
有细菌不能吃回应:里面洗不干净会有脏东西师:水果籽太硬了,没办法消化会藏在我们的肚子里面,这样就会肚子疼。
小结:小胖猪吃得太快,把木瓜籽吞进了肚子。
2、图二:小猪头上长出一棵树来。
重点提问:猜猜,小猪把木瓜籽吃进肚子,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头上长出一棵木瓜树会怎样?
想想头上真的会长木瓜树吗?为什么?
幼:可能会的回应:可能种子吃下去会长大就从小猪头上长出来不可能的就在肚子里你们猜的都有可能,到底为怎么样呢?
小结:小猪猜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棵木瓜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3、图三:小猪大便里有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木瓜籽吃进肚子,最后会到哪里去?
看看小猪在干什么?
幼:大便回应:他肚子疼想要大便了坐在马桶上回应:仔细看看他的大便里有了什么东西呀?
小结:最后小猪发现在自己的大便里发现了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小猪吃下去的籽最后从哪里出来啦?
小结:原来小猪吃下去的籽会从大便里排出来,可不会从头上钻出来哦!
三、说说尝尝——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重点提问:谁能说一说水果里的籽可以吃吗?有籽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小结:你们说的可真好,有籽要吐掉,不能吃,千万不要吃进肚子里,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别担心,它会从我们的便便里排出身体。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学习将平面小鱼贴在作业纸空白处。
2、在教师示范及自我语言提示下,学习用手指蘸少量糨糊。
3、学习使用糨糊等粘帖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过糨糊要在抹布上擦干净。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画有小鱼缸轮廓的作业单,用各色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的小鱼(每人2—3条)。
2、教师教具作业单和各种形状的鱼卡片,内容与幼儿学具,放大2-3倍。
3、糨糊,抹布。
教学过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戏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
1、出示彩色小鱼卡,“看,谁来了?”
2、“小鱼要回家,它的家在哪?”
3、“小鱼要回家,谁来帮帮忙?”
4、幼儿尝试将小鱼送回鱼缸,帮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
5、教师松开手,引导小鱼会掉下去,并出示糨糊“小鱼怎么才能不掉下去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活动的玩法和操作规则。
1、糨糊怎么把小鱼送回家呢?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探索粘帖的方法,请个别幼儿展示如何粘帖小鱼。
3、教师以向幼儿学习的.形式,边粘帖,边简单的语言讲解:伸出手指头,亲亲糨糊,亲亲小鱼,小鱼回家,亲亲抹布。
4、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练习,边做动作边说:伸出手指头,亲亲糨糊,亲亲小鱼,小鱼回家,亲亲抹布。
5、还有许多小鱼也要回家,它们在哪儿?我们一起送小鱼回家吧。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视。
1、提醒幼儿糨糊不要蘸太多。
2、用情景语言提醒幼儿在轮廓内粘帖。
3、鼓励幼儿用语言提示自己的动作。
4、教师询问幼儿手里的小鱼的大小,颜色。
5、用语言引导幼儿对小鱼说一句话:小鱼,你回家吧!
四、展示、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粘帖作品。
2、小鱼都送进鱼缸里了吗?(强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粘帖的意识)
3、小鱼都回家了,谢谢小朋友!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儿歌。
2、学习用词汇:蓝蓝的、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等来表述图片。
3、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四幅不同动物的家背景图片,小动物图片(小鱼、小鸟、螃蟹、小马。)
2、小动物胸饰(小鱼、小鸟、螃蟹、小马、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家》照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自己的.家)刚才,你们看到的就是贡老师的家,我的家就住在新都苑。那你们的家住在哪里?谁来说一说?
2、帮小动物找家
(1)逐一观看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并能运用词汇表述小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了,可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师出示小鸟图片)你们看它是谁呀?(小鸟)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呢?(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都不错,可是小鸟最喜欢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天空就是小鸟的家。师追问:天空是谁的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出示天空图片)那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师幼共同说数遍: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2)(出示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鱼的家
师:小鸟找到家了,看谁也来找家了?(小鱼)那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小河)你们看小河的水怎么样?(清清的……)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小鱼的家)(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要有重点地引导用儿歌中话来说: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3)(出示小马、螃蟹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马、螃蟹的家
师:绿绿的草原是小马的家;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幼儿会按先后顺序观察每幅画面,培养幼儿看书时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阅的良好阅读习惯。
喜欢参加阅读活动,愿意开口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在看看、听听、想象、说说的过程中,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
流程:幼儿翻阅图书师生共同阅读完整讲述故事观看大班幼儿表演
过程:
一、幼儿翻阅图书
要求:引导个别幼儿学习看书的正确方法,了解阅读情况。
1.今天我们又要一起来看书讲故事了。
2.幼儿翻阅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看看这本书。
(提醒幼儿注意看书的姿势、教师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
(看好了就把书合起来、允许幼儿边看边讲。)
二、师生共同阅读
(幼儿看好后把书和起来。)要求:了解画面主要内容。
1.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边看边提问
1)这张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
2)大灰狼捡到手套以后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3)把手套穿在脚上以后大灰狼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觉得不舒服以后,大灰狼是怎么做的?谁拣到了这只手套?(捡到手套以后,小狗又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
5)小狗把手套戴在哪里了?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并能通过活动创编出不同的姿态来做小鼓。
2、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小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换节奏和身体姿势、方位敲鼓。
活动难点:同伴合作敲鼓。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音乐《欢沁》
经验准备:幼儿已感知过音乐及其节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提问:你们看到过鼓吗?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过渡):原来你们看到过这么多的鼓,今天请你们看一看,我的鼓在哪里。
二、单人鼓
1、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身体鼓的动作。
提问:我的鼓在哪里?(身体上)
我的鼓都敲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怎么敲的?
小结:我的鼓在脚上、腿上和手上,我的这些部位都会活动;而且是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敲,还有一个调皮的小鼓藏起来了。
2、师生共同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坐在座位上)
语言指导:我的小鼓很听话,它在脚上敲一敲……变——拍拍拍,小鼓藏起来,骨碌骨碌啪。
重点指导:“变——拍拍拍”的节奏,变的后面要停一下,然后再拍三下手。
3、师生再次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站在空位上)
重点指导:踏步走的时候,头要左右摆动,面带微笑。
三、创编“变”的动作。
引导语:调皮的小鼓还会变不一样的动作来敲呢?看看我是怎么变的。
1、教师变出不一样的动作,请幼儿观察。(教师演示鼓的.高度变化、方位变化)
2、幼儿创编动作。
引导语:请你们也来做做调皮的小鼓,变出不一样的动作,看谁的身体最灵活!
1)教师单一说“变”——;“变”——;“变”——
(变得有创意的幼儿,教师就去拍拍这面鼓)
2)请个别有创意的幼儿展示动作。
提问:他们的动作有创意吗?好在哪里?
小结:他们的身体真灵活,可以蹲下,可以把手举得高高的,还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
3)再次尝试创编。
四、朋友鼓
引导语:刚才是一个人敲鼓,我现在想要找个朋友跟我一起敲。
1、 教师与一名幼儿尝试合作示范朋友鼓
提问:我们的朋友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我们首先分配好鼓和鼓手的角色,面对面站好,然后鼓手去敲鼓,左右手交替拍,小鼓要变出不一样的动作。
2、 个别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敲朋友鼓
重点指导:
1) 两人协商确定好鼓和鼓手的角色。
2) 在敲鼓的时候左右手交替拍。
3) “变”——的动作要有创意。
4) 眼睛看着朋友,面带微笑。
3、 邀请同伴,全体幼儿共同敲朋友鼓
﹡教师参与其中,观察指导并与幼儿共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