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3-14 18:00:01 教案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课标解读:

课标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材分析:

《j q x》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6课。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j、q、x ,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二部分是拼音,包括j q 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的教学内容,以及三拼练习。第三部分是j q x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的是人们在院子里活动的情景:有的下棋,有的搭积木,有的喂小鸡,有的洗衣服。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会j、q、x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j、q、x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及三拼音节,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儿歌。

(二) 过程与方法:

1、以创设情境、看图说话、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2、针对学生喜爱阅读的特点,充分利用资源库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感受阅读的情趣。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产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初步感受学习汉语拼音的意义。

2、喜欢阅读,体验阅读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难点是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评价设计:通过课前家长评价和课堂检查预习环节,达成目标1

通过课堂观察对话,整体呈现,达成目标2

通过对编讲识记,达成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小朋友们,谁能在这一群字母朋友中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声

母?请把不是声母的放一边。(字母卡片展示)

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声母家族中的三个新朋友, 他们就是j q x,(出示课件)瞧!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声母就藏在这些美丽的图画中。你能找到与它们对应的图画吗?

(设计意图:通过找声母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新课的引入做铺垫。让学生找出与新声母对应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观察说话,整体呈现 (4分钟)

1、(播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指导说话。

2、揭示图中隐藏的声母,启发学生看图记忆字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达成启发学生的效果。)

三、编讲识记,掌握音形 (13分钟)

1、学习声母“j”的音、形。

师:(出示课文中“j”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一只母鸡在捉蝴蝶)对,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的发音。

教师示范读“j”,学生边听边看嘴形。学生试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j”的形?看看“j”长得像图上的哪个地方?(竖左弯像一只伸长脖子的母鸡,上面的点就像母鸡头上的蝴蝶)

师: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来记住j的形状:竖弯加点j j j。你们也能学老师这样编一句顺口溜来记住j的读音吗?(母鸡母鸡j j j,公鸡公鸡j j j,鸡捉蝴蝶j j j……)

2、学习声母“q”的音、形。

师:(出示插图)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气球)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气球?(一共有七个气球)对,七个气球的“七”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q的发音。

教师示范读“q”,并讲清发音要领。(发q时要用力,嘴巴要送气)学生试读,指名读,男女读,齐读。

听老师读j和q,听听有什么不同?(j不送气,q要送气)

教师对比读j q,指名读,齐读。

师:请同学们说说怎么记住“q”的`形?(左半圆像圆圆的气球,一竖像气球的绳子)

师:哪个小朋友能编一句顺口溜来记住q?(气球拖线q q q;左上半圆q q q,七个气球q q q……)

3、学习声母“x”的音、形。

师:(出示插图) 图上画着什么?(一个大西瓜)(板书:x)你能根据图画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们看看图中哪儿像x的形呀?(西瓜的刀痕)

师:谁也来编一句顺口溜记住x呢?(刀切西瓜xxx;一个叉子xxx……)

4、指导书写

把声母宝宝j、q、x送回家。

(设计意图:分布教学有利于学生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掌握本课知识,并在学习中运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模仿拓展,创编儿歌 (10分钟)

1、全班齐读《气球》,说说儿歌中是如何写气球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能不能把它改一改呢?

3、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我们一起再来编一首关于《气球》的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阅读,带动课堂气氛,在阅读后让学生创编儿歌,学生能够多思考,多发问。并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创编的快乐。)

六、课后作业

把你创编的小儿歌回家说给爸爸 ……此处隐藏5421个字……1)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三、合作学习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四、反馈交流

(出示课件3)

1、给加点字注音。

(完成《学习与评价》“基础知识”。)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明确:(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

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是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它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

(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在分析问题时,充满着辩证的色彩,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很有说服力。结尾总结全文,深化论述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拓展训练

做《学习与评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课件教案试题论文图书中考高考新课标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 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 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 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 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 集体交流:

a. 指名回答。

b.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 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 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 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 熟读课文。

2. 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 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 学生自学本段。

3. 小组交流讨论。

4. 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 有感情朗读课文。

6. 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

1. 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 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a. 你明白了什么?

b.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 朗读指导。

5. 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