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5-03-26 19:18:59 教案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十篇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图片: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歌曲《找朋友》

要求:声音自然,发音清晰

2、节奏练习

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间奏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手来打节奏。

二、基本部分

1、理解掌握歌词

提问:刚才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那请你讲一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

重点引导幼儿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2、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

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歌曲间奏

要求: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学唱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

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间奏。

4、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出示演唱提示卡:

教师讲解: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

(2)创编新歌词演唱

教师提示: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帮忙梳梳头,扣纽扣,还可以干什么呀?我们把它也加到歌曲里演唱。

A、幼儿创编歌词。对于幼儿的创编及时给予肯定

B、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反思:

在社会活动《好朋友》的教学设计中,我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预设活动目标,能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欣赏故事引出活动主题,运用谈话引导幼儿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探讨寻找问题答案,引导幼儿参与表演来巩固对知识的习得。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及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积极参与、感受活动过程。同伴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的探索、交流、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活动的过程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足之处是老师的个别指导能否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度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重点关注。社会活动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重点掌握节奏型:XXXXX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幼儿能根据歌曲有表情地表演.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猪头饰.礼物盒.节奏卡.

活动过程:

1.进场:幼儿自由做小猪动作进场.

2.学习节奏型

(1)发现宝盒,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出示节奏卡,教师范唱.

(3)幼儿用不同的唱法创编节奏.

3.学儿歌

(1)欣赏儿歌(教师播放儿歌).

(2)提问:

儿歌里面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刚才我们说的.节奏型?(请你说一说)

(3)幼儿跟说儿歌(播放录音机).

4.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学会倾听.

(2)幼儿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做动作.

(3)请单个幼儿表演唱歌曲.

(4)分组唱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点评.

5.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退场.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马路边》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班孩子对各种车的名称和用途已基本了解。但在一些表现表达的活动中,孩子们大胆表现的欲望还不是那么有自信,动作表演还不那么夸张。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体态语言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想以《双层汽车开来了》为歌表演题材,通过猜、欣赏和边表演边学习的几个环节让孩子身心愉悦地参与活动。本次活动表现了四种人物不同的赶车情景,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熟悉歌词的过程中,师通过引导,激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幼儿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学习歌曲。

活动名称:双层汽车开来了(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

活动准备:人物和双层汽车图片、琴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看看马路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二、欣赏理解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理解歌曲内容:

问:歌中说到谁去赶车?赶什么车?是怎么去的?

三、表现表达:

1、、幼儿边听音乐边学习跟唱,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2、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能表演出角色的不同欢乐心情。

中班音乐教 ……此处隐藏4175个字……

评析:幼儿在创造性的交流、练习、表现中,不仅初步感知歌曲的相关内容,更有效地感受了语言节奏这一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

(2)完整欣赏,学唱歌曲。

①借助手饰,感知、理解歌曲。

教师左、右手分别戴上大、小树叶手饰,进行表演:

小树叶和大树叶相互打招呼:小树叶遇见了大树叶,它连忙有礼貌地用它那清脆的声音打招呼:“沙沙!我是一片小树叶!”(声音高、细)。大树叶见了小树叶也用它低沉的声音热情地说:“沙沙!我是一片大树叶!”(声音粗、低)。小树叶和大树叶就这样认识,在一起快乐地唱歌。

②教师完整示范演唱歌曲。

在手饰演示下,教师分别演唱小树叶、大树叶的歌。

师:我们听一听,是谁在唱歌呀?

幼:小树叶。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是小树叶在唱歌?

幼:小树叶唱歌的声音是高高的、细细的,象小朋友在唱歌。

师:听听大树叶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幼:大树叶唱歌的声音感觉是低低的、粗粗的,象老爷爷在唱歌。幼儿教育网

评析:树叶手饰的演示能恰到好处地配合教师形象的演唱,使幼儿能更好地感知大、小树叶的不同形象特征,有效地化解理解和演唱歌曲的重、难点。

③幼儿分段学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树叶唱歌吧!

教师以手饰等方式提醒幼儿注意小树叶、大树叶唱歌声音的不同:小树叶的歌声是轻快、柔和的,大树叶的歌声是缓慢、沉重的。

3.游戏:“风和树叶”,进一步感受、表现音乐。

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分别表现树叶随大风、微风“跳舞”的姿态。

评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变化,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合理地体现了音乐活动动静交替的原则。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精妙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巧妙诱趣。我们以拟人化的方式,巧妙地创设了一个生态式、情景化、游戏性的音乐教学环境,幼儿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为支持,融入活动中,使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巧用音乐。虽然活动中出现了四段音乐:微风音乐、大风音乐、小树叶的歌 、大树叶的歌,但细听音乐会发现其旋律结构其实是相同的,只是在调式、速度上作了变化处理,这样有效地减轻了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负担,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3.巧化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以大、小树叶手饰让幼儿形象地感知音乐的不同性质,各音乐元素被充分地挖掘,幼儿多种感官被充分地调动,如在模仿树叶发出歌唱声时,幼儿不仅节奏感得到了锻炼,对音的高低、强弱等也有了一定的感受。

4.巧设环节。我们采用了游戏的手段,从开始部分利用布制的大树叶做“风和树叶”的游戏,到中间部分借助树叶手饰学唱歌曲,再到最后部分幼儿独立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随大风、微风跳舞的情形,活动环节巧妙生成、有序开展、层层递进,体现了活动设计的独特匠心,使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演绎。

附音乐:

微风音乐:

1=C 2∕4 轻快柔和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 ||

大风音乐:

1=A 2∕4 缓慢沉重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 ||

歌曲:树叶唱歌

小树叶的歌

1= D 2∕4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4 5 | 2 2 | 2 4 3 2 | 1 — ||

沙 沙 我是 一片 小树 叶 沙沙沙沙沙 沙 沙 沙沙 沙沙 沙

大树叶的歌

1= A 2∕4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4 5 | 2 2 | 2 4 3 2 | 1 — ||

沙 沙 我是 一片 大树 叶 沙沙沙沙沙 沙 沙 沙沙 沙沙 沙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三拍子乐曲节奏的特点,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

2、乐意尝试用哼唱、做动作的方式表现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小小的船”伴奏曲

2、“小小的船”歌曲音乐

3、“小小的船”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好听的乐曲,好吗?

二、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熟悉旋律。

教师播放“小小的船”伴奏曲。

师:这首乐曲的节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乐曲节奏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觉得这首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

师:这就是三拍子节奏的特点:强弱弱,强弱弱。

师:我们一起来为这首好听的乐曲打拍子吧!(教师播放伴奏音乐,师幼共同跟着音乐打拍子)

师:听着这么轻柔优美的旋律,你想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联想)

2、第二次欣赏,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还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播放“小小的船”歌曲音乐

师: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1)是怎样的小船?像什么呀?我坐在小船里看到了什么?

(2)是怎样的月儿?像什么呀?我坐在月亮船里看到了什么?

(3)谁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呀?他坐在哪里看到的?怎样的小船?像什么呀?

师:原来这首歌讲了这样一个“小小的船”的故事。

3、第三次欣赏,自由畅想。

师:现在我们把小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你就是那个坐在月亮船上的小朋友,听着音乐响一想你会看到什么呢?

教师播放“小小的船”歌曲音乐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哇!你们说的这幅画面真美!

4、第四次欣赏,观看视频

师:我这儿还有一段小电影呢,看看电影中的小朋友看到的和你看到的一样吗?

师:电影中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5、第五次欣赏,初步尝试跟唱。

师:小电影真好看,歌曲真动听,我想唱一唱,你们想吗?那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哼一哼吧!

6、第六次欣赏,尝试动作表演。

师:这样的夜晚真安静、真美妙,星星眨着眼睛看着我们,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坐在月亮船上看着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吧!

幼儿两两结伴,找一个月亮船坐下,听着音乐的旋律自由摇摆。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小的船”,你们喜欢吗?那下次我们一起来用小乐器给它伴奏,好吗?现在请小朋友跟我回教室吧!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