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以及遥控、声控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幼儿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幼儿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 将幼儿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二、幼儿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请幼儿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2)请幼儿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引导幼儿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幼儿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提供先进的玩具供幼儿观察操作。
(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幼儿观察玩具是否会动,然后问幼儿:玩具为什么会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的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具?
(2)提供会录音的娃娃供幼儿观察。
让幼儿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让幼儿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他会说出跟幼儿相同的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他新的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幼儿到室外玩玩具。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粽叶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感知粽叶的用途。
2、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体验端午节的风俗。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粽子、粽叶若干
2、有关介绍(1)粽叶的短片,(2)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
3、记录表
操作(用小手表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粽子”,引出话题。
师:“孩子们,今天是老师带来了一种叶子,看看你们在哪里见过它的?它叫什么名字?”(粽叶)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妈妈、奶奶用它来做成粽子,这种叶子的名字叫粽叶。
二、认识粽叶。
(一)观察粽叶,了解粽叶的特征以及生长环境。
1.师:“瞧,在你们的红色箩筐里就有许多粽叶,呆会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和你的朋友说一说粽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看上去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你还可以闻看有什么味道。”
2幼儿观察讨论。
3.师:“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粽叶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教师记录)
4.小结:“原来粽叶是绿色、叶子长长的、宽宽的,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像……,而且还有一阵清香呢。”
(二)幼儿观看视频①,了解粽叶的生长环境。
1师:“粽叶也有自己的家,那它的家在哪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粽叶到它家去看看吧!”(教师播放片段:粽叶的介绍以及生长环境)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哦,原来粽叶是喜欢呆在潮湿的.地方,比如林间、山中,有水的地方都是他的家。”
(三)幼儿观看视频②,初步感知粽叶的用途。
1、师:“那你们谁知道这粽叶有什么用?”(幼儿说)
2、教师播放视频②,幼儿观看感知粽叶的用途
提问:刚才这小小的粽叶介绍了哪些本领?
3、小结:“原来粽叶的本领很大,可以包装食品还能搭配菜肴等。是一个健康的绿色食品。特别是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那天家家户户都会用这粽叶包各种形状、味道的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也就成了端午节的一种民间风俗。”
三、延伸
1师:“那孩子们,你们都吃过哪些不同味道、形状的粽子?
2、师:“那你们想自己来动手包粽子呢?(想)好,那下次我们就一起来试着学包粽子好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
1、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湿纸巾人手一条。
3、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1、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
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2、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3、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4、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三、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西红柿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3、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
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四、品尝 ……此处隐藏7776个字……周围的物品,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主题,对孩子的活动区域进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应从小班开始。
通 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的理解力和认知程度,会更多地对大班的.孩子进行科技常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小班孩子。从小班孩子的年 龄特点来看,虽然他们的无意记忆占优势、逻辑思维能力缺乏,但他们的求知欲、想像力和创造力却非常强。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 学现象,教师都应给予正确的回答和引导。但是,给小班孩子讲解应注意措辞,教师要将规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儿能理解的词语来解答分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4学情分析
瓶子和豆子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一次活动中,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将豆子放在瓶子里并摇晃了起来,听到声音,他非常高兴。我并没有干扰他的这种行为,而是在一旁静静观察。因为,这就是他对环境的一种简单的探索,是他对身边事物产生的兴趣。于是,这节课就这样产生了。本课旨在立足于幼儿最初的简单探索,创设与利用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摇一摇的操作,知道装有一颗豆子的响瓶听起来声音轻,装有许多豆子的响瓶听起来声音响。
2.锻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每人两个瓶子,瓶底用红色胶条包好;每人一份豆子,数量超过二十颗。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描述情境,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豆宝宝迷路了,你们愿意把它们送回家吗?这些瓶干就是豆宝宝的家,
豆宝宝是怎么住的.呢?瓶身上的圆点会告诉我们。
教师出示瓶身贴着一个圆点的大瓶子。
师:这个瓶子里住着几颗豆宝宝?谁愿意来送一颗豆宝宝回家?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出示贴有许多圆点的大瓶子,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许多”的意思。
师:这个瓶子是几颗豆宝宝的家?太多了数不清怎么办?我们把其余的豆宝宝都送进去,这是许多豆宝宝的家。
教师请另一名幼儿把剩余的豆宝宝装进贴了许多圆点的瓶子。
2.进行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师:每个小朋友面前都有两个瓶子,但上面没有圆点,请你在第一个瓶子里放一个,第二个瓶子里放许多。
(2)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猜想。
师:如果我们要去豆宝宝家玩?怎么知道哪个是一颗豆宝宝的家,哪个是许多豆宝宝的家?不打开盖子,你有什么办法?
教师分别摇动两只瓶子,请幼儿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装着一颗豆子的响瓶,摇一摇声音是什么样的?许多颗的呢?
3.结束部分
集体听辨一颗豆子和许多颗豆子做的响瓶声音的不同。
师:哪个响瓶是一颗豆宝宝的家?摇摇看,声音怎样?哪个响瓶是许多豆宝宝的家?摇摇看,声音又怎样?
集体小结:摇一摇,装有一颗豆子的响瓶听起来声音轻的响瓶听起来声音响。
幼儿摇摇、听听,再打开瓶子反复操作几次。
师:豆宝宝玩了一天了,非常累了,他们现在要休息了,我们轻轻排队出去玩,不要吵醒他们哦。
4、延伸活动
在科学区投放瓶子和豆子,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5活动目标
1、认识洋花萝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对人身体的好处。
2、通过观察、交流、品尝了解洋花萝卜的特点。
3、愿意讲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喜爱洋花萝卜。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萝卜
2、洋花萝卜、记录纸、刀 ,兔妈妈的标志牌
3、洋花萝卜人后一个洗净切好的生洋花萝卜,糖、醋、小盘子、调羹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洋花萝卜。
1、今天,兔妈妈给小朋友带来一件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呀?(小萝卜)
2、它其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洋花萝卜。
3、你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二、观察洋花萝卜,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师:请你们想看看洋花萝卜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吗?
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个,可以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哦!
(幼儿观察,发现)
2、谁来告诉我,你看到的洋花萝卜是什么样子的?
(颜色,形状,味道)
(1)形状:圆圆的 扁扁的 颜色: 红色的
(2)摸摸它们的皮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3)咦!洋花萝卜上面是什么呀?(叶子)
(4)谁能告诉我,洋花萝卜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绿绿的)
追问:叶子什么形状?只有一片叶子吗?引导:长长的,有很多。
3、洋花萝卜下面的这是什么?(根)
教师:洋花萝卜的根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长长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实,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须呢!
4、教师小结洋花萝卜的外部特点。
教师:洋花萝卜的皮是红颜色的,摸起来滑滑的,长着扁圆的身体,它的顶上长着绿绿的长长
的叶子,还有一条像小尾巴似的细细的根呢!!
三 、观察探究洋花萝卜肉的特点。
1、谁知道洋花萝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
2、幼儿猜测
教师:你们猜一猜,萝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出示记录表,记录幼儿的猜测。(根据幼儿的回答涂色)
洋花萝卜图片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看到的这红红的是洋花萝卜的皮,切开洋花萝卜我们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尝萝卜
1、幼儿品尝生洋花萝卜,讲述自己品尝中的发现?
(1)你们谁吃过洋花萝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
(2)洋花萝卜吃起来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妈妈请你们尝一尝,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3)幼儿品尝
(4)谁来告诉我,洋花萝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点甜)
(5)你们吃过洋花萝卜做的菜吗?
2、幼儿品尝糖醋洋花萝卜,讲述自己品尝中的发现
(1)其实呀,兔妈妈也可以把洋花萝卜也可以变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凉拌糖醋洋花萝卜,
你们尝一尝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品尝
(3)凉拌糖醋杨花萝卜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绍洋花萝卜的营养及对人身体的好处。
教师:其实杨花萝卜最喜欢春天,这个季节它生长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萝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汤,凉拌,红烧,都可以呢!我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
做一些洋花萝卜的菜,看看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