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课题:练习十三第3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
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
(按角分)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
1.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3.第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讨论。
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综合练习
1.第9题。
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2.第11题。
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
3.第13题。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
4.第14题。
(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
(3)全班交流。
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2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
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案 篇3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 ……此处隐藏6227个字……学习习惯的好途径。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学习方式的训练。板书:学习方式训练
二、概述
1.我们先进行概述训练。板书:一、概述
概述就是大概地叙述。把主要内容说出来,数据大约是多少?请说出来。
2.请看幻灯,听老师读,听完后请进行概述:
玉州区东环小学位于玉州区一环东路166号,创建于1995年,占地40亩,现有教师185名,69个教学班,4725名学生。
师:这段话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所讲的数据大约是多少?
学生练说。
师:请你再说。
学生再练说。
师:说得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原话。
三、复述训练
1.概述只要求大概地说,复述是把自己说过的话重复叙述一遍或把别人的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
2.接下来我们进行复述训练。板书:二、复述
请看幻灯,听老师读题,听完后请进行复述。
笑笑从家去学校,计划10分钟走完全程,笑笑每分钟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师:看到了、听到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大胆地复述。
师:谁能再说说?
师:我们再看看刚才复述的内容。同学们复述对了吗?
谁能说说笑笑每分钟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3.再听一段话。
看着听的内容,同学们能复述了。只听不看,同学们能不能复述?
师:请听题:一块三角形的广告牌,底边长4米,底边的高是2.5米,这块三角形广告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听好啦?请大胆地复述。听到了什么就说什么。请你来。
谁再来复述?你听得认真,还能在心里与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请同学们把表扬的掌声也送给她!
我们来看原文。
这块三角形广告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能口算出来吗?
认真听别人说话,你的听力会越来越好!大胆地练说,你会变得能说会道。
四、读题训练
我们会听、会说,还要会读。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数学的读也非常重要。数学上我们要学会读题。接下来我们进行读题训练。板书:读题
请拿出学习卡1:
淘气从家里步行到学校,每分钟走80米,淘气走后5分钟,爸爸发现淘气的数学书落在家里了,骑上自行车给淘气送去,8分钟追上淘气。请问爸爸骑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怎么读题呢?请看读题要求。
幻灯出示读题要求:
1.浏览。快速地看题目,看看讲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类型的题目;
2.指读。用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不漏字,不漏句,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
3.精读。认真地读题,画出关键的词句。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老师逐一出示要求,引导学生读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题目,看看讲的是什么内容?板书:浏览
学生快速读题。
师:这道题讲了什么内容?谁能说说?
学生说
师:你很会抓住题目的主要内容。
师:接着,请用手指,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不漏字,不漏句,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板书:指读
生指读。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最后请同学们再认认真真地读题目,把刚才同
学们讲的,及你自己思考的,认为关键的词句,画出来。板书:精读
题目的关键的词句是什么?同学们都说了题目的关键词,那么,淘气爸爸追上淘气的时候,淘气走了多长时间?
仔细地思考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写在学习卡上。
生做题。
师:同学们做完了,结果对不对呢?请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各自的结果。
师:击掌三下停止交流。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
生汇报。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你来展示。
师:同学们,请判断!
师:题目做完了,刚才我们的读题是分三步去读的:先浏览,快速地看一遍,然后指读,不漏字,不漏句,最后精读。同学们以后读题,希望也能按照这三个要求去做。
五、表格呈现训练。
师:运用结构图状的`表达方式呈现学习过程及结果,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结构图状表达方式有线状结构、气泡图、树状、表格式、状、饼状、图文结构等。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用表格式结构的表达方式。板书:表格呈现。
请看题:出示幻灯片。
少年文学社56名同学到公园游玩,租了11条游船,正好坐满。每条大船限坐7人,每条小船限坐4人。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条?
先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读题方法去读题。
这道题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卡2,用表格呈现的方式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表现出来,并能在表格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请各组组长上来领学习卡2。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2。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的学习结果,介绍你们制作的表格。
师:请这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展示。生1汇报。
师:哪个组的与这个组不一样的。请生2汇报。
师: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了同学们思考的过程,真聪明,思维真敏捷!
六、课堂:
这节课我们就训练到这里,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谈各自的收获,同桌互相交流,请几名学生在班上汇报。)
同学们的收获真大,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学习方式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板书:
学习方式训练
一、概述
二、复述浏览
三、读题指读
四、表格呈现精读
课后反思:
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途径。
这节课从概述、复述、读题和表格呈现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方式的训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视无睹的一些学习习惯入手进行学习方式训练,强化训练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在平时的读题中是常用到的,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到,但一些学生由于忽略了,致使读了几遍题目,都不知题题目讲的是什么。这节学习方式训练从概述、复述、读题三方面进行训练,学生就懂得从何入手读题才更好地理解题意。
2、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识记,并快速进行表达呈现,运用科学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表达的呈现方式有许多种,这节课对学生进行表格呈现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时把纯文字的内容变为表格呈现方式,不仅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还加快了记忆的速度。
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努力。本节课中,对于概述和复述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由于引导得不够,学生放不开,不敢大胆地表达。相信只要训练得法,好的学习习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