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打电话》

时间:2025-04-04 09:38:04 教案
小班教案《打电话》

小班教案《打电话》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打电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打电话》1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边唱歌边表演歌曲。

2.愿意唱歌和表演,体验与同伴打电话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播放机、音乐光碟、玩具电话一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练声曲(C——D调)

2.完整的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幼儿倾听,感受歌曲中的情趣。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说了什么?

(2)教师跟随音乐再次演唱歌曲,并伴随开心,快乐的表情及动作进行表现。

3.理解歌词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边朗诵边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节拍朗读歌词。

(3)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4.学唱歌曲。

5.歌表演。

(1)集体完整。(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2)玩游戏:打电话。 师幼同玩或幼儿结伴玩。

(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接下来我边放音乐,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肢体动作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虽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预想状态,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

1、应该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利用手偶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孩子们应该会更加感兴趣的。

2在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演唱的时候,虽然请上来的孩子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也是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够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课后觉得或许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进行边表演边演唱,这样才不会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无事可做。

小班教案《打电话》2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

附儿歌: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二】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打电话》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尝试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愿意听音乐,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相关视频

活动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儿摸一摸?

那耳朵有什么用?

今天我要和你们来玩听音乐的游戏。

一、观看课件,记忆电话号码

1.出示课件:四幢房子。

师:看看有什么?这些都是音乐小屋,在一座座音乐小屋上的数字可能是 什么意思呢?没错,这些就是电话号码。

2.师:一起看看蓝色房子的电话号码是……,绿色房子的.电话号码……,红色房子……。记在心里,等会我们来打电话,打通电话就有好听的音乐哦!

二、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并能进行联想

1.绿色的房子(5555),音乐:《加油歌!》

(1)师:看,这是什么?

(2)师:听到这个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呀?想做什么运动?

(3)原来听到这个音乐,会让人想动起来,一起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运动的!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跟着节奏像哥哥姐姐一样动起来,试一试!

(4)小结:听到这种有力气的音乐会让人想动起来。

2.蓝色的房子:1234。音乐《摇篮曲》

(1)师:还记得蓝色房子的电话号码吗?是吗?我们来打个电话听一听!/真棒,你记住了!——播放音乐< ……此处隐藏8228个字……毛老师家门前!)

4。喂喂喂,电话打通啦!毛老师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怎么做一个好宝宝呢。老师要和毛老师说说在幼儿园过得真开心。

三、幼儿操作

1。宝贝们,你们想给谁打电话啊?想不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在幼儿园的开心事?

2。教师指导操作要点,画圈和电话线。

四、分享交流

让幼儿回到座位,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画电话线的过程(徒手,边念儿歌边用手做出画电话线的动作)并结束活动。(小朋友们,喜欢和爸爸妈妈打电话吗?幼儿园里面开心吗?可以一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这么多开心事,我们还有很多开心事没有说完对不对?那就和身边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师说一说好吗?)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电话亭的游戏满足幼儿打电话的兴趣,克提供人物头饰或动物头饰,扮演角色进行通话。

小班教案《打电话》14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小班的孩子说话不是很流畅,没有关爱他人的意识,我想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孩子关爱人的意识。还能用简单、流畅的语言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更多的人去交流。

活动目标

1、体验与人打电话带来的快乐,能大胆的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2、培养孩子们相互关爱的情绪。

3、说说打电话时的对话,可以简单的想象。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与人打电话带来的快乐,能大胆的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难点:培养孩子们相互关爱的情绪。

活动准备

玩具电话、各种人物头像若干

活动过程

1、点名进入谈话情景。

教师点完名字,某某小朋友没有来。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有来上学啊?我们打电话问问吧。哦、他生病了。他肯定很想来上学、很想我们大家 。他自己在家肯定很无聊,放学了我们打电话给他陪他说话好不好啊 ?

教师总结:XX为什么没来上学啊?老师怎么知道他生病了呢?你们大家想不想他啊?小朋友们你们会打电话吗?那你想和谁打电话?

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给好朋友交流打电话。自由结对交流、个别幼儿表演。

(2)你还想和谁打电话?告诉老师给你人物的头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3、拓展谈话内容

(1)给家人打电话时说什么?(妈妈,我很想你。你辛苦了)

(2)给朋友打电话是说什么?(今天怎么没来上学,我们一起玩吧)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在小朋友的心中产生了相互关爱的感体验,语言表达的更加流畅了。在以前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不是很强,打电话这个活动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幼儿非常喜欢。此类活动中应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还适合在家庭中进行!

8、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小班教案《打电话》15

活动目标:

1、能模仿故事中的对话,与同伴进行交流。

2、根据故事中人物的出现顺序,尝试连线。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操作材料、玩具电话、音乐、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玩具电话,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引导幼儿玩“打电话”游戏。

“今天我们玩打电话游戏,谁愿意给我打电话?”

“电话还可以打给谁?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

2、让幼儿各找一个好朋友一起打电话。

二、教师讲故事。

教师出示挂图,边讲故事边有序连线。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太阳公公把电话打给了谁?小松鼠把电话打给了谁?小白兔把电话打给了谁?许多的小动物都接到了朋友的电话,他们去干什么了呢?”

三、幼儿尝试连线。

1、观看课件《打电话》

“小松鼠打电话给小白兔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小白兔对小松鼠说了什么?”(依次类推,主要让幼儿会说故事中的对话)

2、先伸出食指,尝试徒手连线,可反复数次。

教师可讲故事提示幼儿:“太阳公公打电话给小松鼠,小松鼠又把电话打给小白兔,树林里的'小动物太多了,我们来帮帮他们的忙,把秋天的好消息告诉每个好朋友。”(先告诉再告诉)

3、尝试用油画棒连线,提示幼儿边说边连线。

4、根据连线学说故事中的“对白”。

四、音乐律动退场。(《树上许多红苹果》)

“树林里的果子真是太多了,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吧!”

《小班教案《打电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