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4-04 09:57:00 教案
[精]中班教案

[精]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两臂平举,单脚站立3秒钟,动作协调。

2、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鸡妈妈标记一个;

2、狐狸头饰一个;

3、垫子、大圈、小圈、泡沫垫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队形。

原地踏步——大圆——高人走——矮人走——偏步走——解放军走——切断分队——四路纵队。

2、热身操。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伸伸懒腰,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角色扮演,引起兴趣。

师:我是鸡妈妈,你们来做我的小鸡好不好?你们指导小鸡都有哪些本领呢?

2、自由探索,分散练习。

3、请幼儿集中,示范

师:你们练的怎么样啦?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4、幼儿练习。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一条腿抬起来,两条腿要靠拢,抬头挺胸,手臂伸直。

5、游戏:狐狸捉小鸡。

(1)熟悉场地。

师:妈妈肚子饿了,你们肚子饿不饿?我们一起出去找好吃的小虫子好不好?我们要爬过草地,钻过山洞,跳过小石阶,绕过小树林,来到小石林,找一找有没有好吃的小虫子。

(2)介绍游戏玩法。

师:有没有找到好吃的小虫子呀?那我们再去找一找。不过到了小石林就要当心了,那里有可怕的狐狸!当我们遇到狐狸怎么办?刚刚我们学过什么本领呀?(金鸡独立)请小鸡站在石头上,这样狐狸就害怕了。

(3)幼儿游戏。(2次)

6、放松操。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领,理解他们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节

2、丰富词汇:抓耳挠腮、合作。用“抓耳挠腮”“合作”说一句话。

3、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本领会更大的道理。

重点难点

理解:抓耳挠腮,合作。用两个词说一句话。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了解动物的本领,幼儿有合作的经验感受。

2、物质准备:课件(运行环境:window7系统,鸿合电子白板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谁的本领大》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谈话情境,初步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领。

1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动物,它们是谁?出示课件1、

2、他们都认为自己本领大。你认为谁的本领大?为什么?

二、演示课件2,理解故事情节。

他们决定比一比,找来了大象当裁判。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1、大象裁判让他们比什么?

2、他们谁能先摘到果子?他们会怎么做?(猜测)

三、课件动态演示,理解运用词汇:抓耳挠腮。

梅花鹿和猴子是怎样去摘果子的呢。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猴子摘到果子了吗?为什么?他着急吗,他是怎样着急的.?学一学。(丰富词汇:抓耳挠腮)

2、梅花鹿摘到了吗?为什么?当他伸长了脖子跳了又跳,却一直摘不到果子,他也很着急,你能用刚刚学习的词语来来描述一下吗?

3、你在什么时候也会急的抓耳挠腮?

四、理解:合作

他们怎样才能摘到果子呢?续讲故事最后部分。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1、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样摘到果子的?

2、摘到果子之后,他们的心情怎样?

五、视频欣赏,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合作本领更大。

1、现在你们觉得谁的本领大?

2、大象伯伯是怎么说的?(丰富词汇:合作)

小结:小猴会爬树、梅花鹿会过河,它们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就摘到了果子。

六、生活经验拓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但是一个人的本领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合作。合作能让我们取得成功,让我们的本领变得更大。

1、下面的事情都是通过合作完成的,你们看看,说说都是怎么合作的?(出示课件合作画面)

2、你和谁合作过?合作做什么事情?用了什么本领?

活动总结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为突出:

1、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逻辑出发,为幼儿创设了“思”的情境,让幼儿去猜测小猴和梅花鹿它们谁的本领大的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猜测结果不一致时,我适时追加为什么?在大象裁判让他们比摘果子时,我让他们猜测谁能先摘到果子?他们会怎么做?这一列问题成功地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

2、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形象的理解抓耳挠腮,我还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抓耳挠腮,一静一动,幼儿学起来兴趣更高。

3、本次活动中我很注重幼儿在谈话中的经验迁移,在理解“抓耳挠腮”时提问:你在什么时候也会急的抓耳挠腮?在表达“合作”时提问:你和谁合作过?合作做什么事情?用了什么本领?这些提问可以很好地让孩子运用现有词汇表达已有经验,这既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运用,而且也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

4、在“倾听”这一目标上,强调幼儿“辨析性地倾听”谈话,在捕捉有效谈

话的基础上,孩子能围绕话题谈话,不跑题。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电话的特征。

2、学会打电话,感受现代电信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探索、发现生活中电话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物质:不同种类的电话。

2、知识:帮助幼儿积累有关电话的知识。

活动过程:

1、以猜谜形式引入,引出活动内容。

2、以“电话展览会”形式引导幼儿感知电话特征。

(1) 幼儿自由观察。

(2) 集中交流:你最喜欢哪一部电话?为什么?

它们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哪里一样?都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电话特征 ……此处隐藏2327个字……运用。

中班教案 篇7

适合年龄:

4—5岁

设计思路:

让幼儿单纯地定点投沙包,太枯燥无味,引不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我利用幼儿都喜欢解放军叔叔这一特点,有勇敢的小战士角色贯穿整个活动,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在幼儿掌握投掷技能基础上,通过游戏形式,结合其它动作进行练习,既巩固了投掷动作技能,又可以复习钻、爬及平衡动作技能,调节了运动负荷,并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一、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二)锻炼幼儿投掷、钻爬和平衡能力。

二、活动准备

平衡木、垫子、沙包、拱形门、碉堡、绳子、电钢琴。

三、活动过程

(一)在电钢琴伴奏下,幼儿学做解放军叔叔打仗时的动作:打枪、放炮、望远镜、投手榴弹、敬礼等动作。

(二)让幼儿分散练习钻、爬、平衡、投掷等动作。

(三)游戏:勇炸碉堡

1、教师组织幼儿在起点后排成两路纵队。

2、、讲解游戏的方法并示范:小战士走过小桥,爬过草地,钻过地道,跳过小洞,然后拿起"炸弹"(沙包)扔向敌人"碉堡"再从两侧跑回自己的队伍后面。第二位小战士看到前面的.队员走过小桥方可出发,依次循环。

3、游戏进行1—2遍,最后把碉堡推到(炸掉了)。

四、放松活动

小结:今天我们的小战士真勇敢,把敌人的碉堡给炸掉了,我们胜利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欢呼)让我们躺在垫子上放松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的塑料袋,初步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作用。

2.体验动手的乐趣, 能运用粘贴、撕、画等多种技能有创意地装饰塑料袋。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塑料袋(每人一个)、即时贴装饰物、毛线、双面胶、不同的塑料袋若干、教师制作的范例、音乐磁带《郊游》《水边的阿狄丽娜》。

活动过程

1.随音乐拍手带幼儿入场,和老师打招呼。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塑料袋市场看一看,好吗?(好)(引导幼儿讨论)

要求:小朋友看看有什么漂亮的袋子,要把塑料袋的形状、颜色、大小、花纹等看明白了回来告诉大家。

提问:你看到的塑料袋是什么样的?(长方形的、有花、笑脸、装衣服的、黑色的,漂亮的图案、装鸡蛋的、有漂亮的阿姨,提着的、两个带的、不透明的、带泡泡的等。)

小结:塑料袋的样子很多。而且大小、花纹、颜色也不一样。

提问:那你们知道塑料袋有哪些用处吗?引导幼儿回忆说出塑料袋的用处(装东西、垃圾、衣服、养鱼、保鲜食物,当雨伞,洗澡袋子放在地理吓小鸟吃庄稼、化妆品等)。

小结:塑料袋不仅有多种用处,我们还可以跟它做游戏。

3.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快来,看谁能用嘴巴吹得袋子不掉下来?(幼儿探索玩袋子)

4.师:小朋友累了休息一下,刚才呀,塑料袋告诉王老师,它一直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它实现这个愿望好不好?(好)

5.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王老师给塑料袋穿上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小朋友看,出示教师制作范例:小房子、西瓜、乌龟,讲解:老师还带来了不同的塑料袋作品。(请幼儿欣赏)

提问:如果你有一个塑料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么装饰它?如:小动物、生活中的物品(我想把它变成小兔子、小花、我想用彩纸,降落伞、小金鱼、扇子、乌龟等)等。

6.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小朋友赶快去试试吧。(音乐)

幼儿分组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组粘贴小动物,2组装饰塑料袋服装,3组做不同的塑料袋作品。

7.请小朋友拿着作品回去坐好,展示幼儿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漂亮?(幼儿介绍)

小结:小朋友真棒,做了这么多漂亮的塑料袋玩具作品,

提问:说一说,我们装饰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样玩?(跳舞、放风筝、做头饰、养金鱼、顶着玩、扔着玩、模特表演、可以拴上长长的绳像放风筝一样玩等)再让幼儿探索,个别幼儿展示。

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游戏。

小结:小朋友表现得很棒,塑料袋可以变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但如果乱扔塑料袋的话就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国家颁布了“限塑令”,要求我们尽量少用塑料袋。

提问:那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环保袋、篮子、购物车……)小朋友答得很好,希望我们都来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延伸活动

小朋友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更多的塑料袋,创新不同的作品带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中班教案 篇9

  预设目标:

1、认识纸易折、易撕、易燃、吸水等性质。

2、了解纸的种类及用途。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了解纸的发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多种纸 铃铛数个 纸娃娃 火柴 水盆 铁丝

活动流程:

(一)探究纸的性质

1、把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桌面有一张不同种类的纸,每个幼儿两个铃铛。

2、交代任务: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用你桌子上的纸把铃铛串起来,想想你是怎么做的,告诉小朋友。老师巡视。

3、请小朋友讲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导幼儿说出纸的性质:易撕、易折。

4、教师演示纸的易燃性(铁丝与纸对比)。

5、教师洗手,启发幼儿说出用纸擦手,引导幼儿说出纸的又一性质:吸水。

6、教师小结纸的性质:易撕、易折、易燃、吸水。

(二)了解纸的种类及应用

1、教师出示纸娃娃,介绍纸娃娃身体各部分用纸的名称。

2、小朋友都知道哪些纸?(教师注意区分纸的种类及功能)

3、请小朋友说出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应用纸的性质“玩”

1、老师小时侯特别喜欢玩纸,还用纸做了好多东西 (边展示边介绍用了纸的什么性质)。

2、发给幼儿图画纸,手工纸,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爱好,用水彩笔画一张画,或做一个手工作品。要求说出根据纸的什么性质完成的。

小结:探究了纸的性质,认识了纸的种类,知道了纸的.用途。

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是汉代蔡伦发明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纸的发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书,了解更多有趣的纸。

《[精]中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