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蚂蚁》教案

时间:2023-07-08 08:40:10 教案
《逗蚂蚁》教案

《逗蚂蚁》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逗蚂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逗蚂蚁》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搬豆》,小蚂蚁头饰一个、字卡槽一块

2、小图片:蚂蚁(六张)、饭两(张)、抄青菜、一双竹筷、问号(三张)

3、实物:白米饭一碗、一碟抄青菜,一双竹筷

4、拱门四个,篮子四个,纸球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一、情境游戏逗蚂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喊一喊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来玩游戏,猜猜它是谁?

师:谁能把它喊到身边来?(蚂蚁来呀来)

(另一位老师扮演蚂蚁躲到一边摇摇头)

师:蚂蚁不肯过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逗逗它,拿什么来逗它呢?(引导幼儿用"蚂蚁来呀来,我请你吃苹果/香蕉······)

2、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师:看,李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出示实物饭、菜、筷子)

师:这是什么?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子?(小木筷)

(引导幼儿一起来逗蚂蚁)

幼:蚂蚁来呀来。

(师扮演蚂蚁摇头):嗯,不来不来。

幼:来吃饭,快快来吃饭。

师(扮演蚂蚁):什么饭?

幼:白米饭。

师: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师:什么筷?

幼:小木筷。

师(扮蚂蚁来到餐桌前做闻一闻并吃得很香的动作,然后眉头一皱):吃不完,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扮演蚂蚁边搬东西搬念儿歌"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师:小蚂蚁搬东西的时候,说了什么?("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3、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逗蚂蚁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出示小图片,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这里有一只蚂蚁,你们也来逗逗它(引导幼儿看图完整朗诵儿歌2遍)

5、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蚂蚁躲在洞里(拱门)一组在拱门对面扮演逗蚂蚁的人。两组一问一答表演。

三、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称

1、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

幼:红豆/蛋炒饭/扬州炒饭/白米饭/黑米粥……

幼:炒菠菜/红烧肉……

(教师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还可以编编新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游戏。

附:儿歌《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白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小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反思:

《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 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 ”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

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逗蚂蚁》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的朗诵。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感受儿歌中愉快的游戏情景,产生对朗诵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儿歌《逗蚂蚁》

活动过程

一、课件演示,欣赏儿歌。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画面上有什么?

2.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注意儿歌的节奏以及一问一答部分的不同。

二、学习儿歌。

1、回忆儿歌内容

蚂蚁吃了什么饭?什么菜?用什么筷?用什么碗?

小蚂蚁吃不完是怎么办的呢?

2、师生分别扮演角色朗诵儿歌。

(1)教师:现在,我来做蚂蚁,你们喊我来,我问你们回答。

教师扮演蚂蚁朗诵儿歌。

(2)与幼儿一问一答朗诵儿歌,然后交换角色朗诵儿歌。

三、创编儿歌中间部分。

1、观察课件,不同材料的碗筷,丰富幼儿对碗筷种类的认识。

2、教师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拓展想象。

(1)你还知道什么饭菜?

你想请蚂蚁吃什么饭?什么菜?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讲述各种主食和菜肴的名称。

3、采用问答的方式朗诵新编儿歌。

< ……此处隐藏15976个字……宝宝都勇敢地参与集体活动。)

三、学习儿歌的第一句,并在情景中进行理解、巩固。

1、教师:蚂蚁和宝宝跳了舞,肚子有点饿了,让我来喊蚂蚁吃饭吧!(教师示范朗诵儿歌第一句:“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

2、引导幼儿用愉快地情绪跟老师学习朗诵

3、教师:宝宝,那里还有很多的蚂蚁呢!谁来大声地喊它们过来吃饭?(形式为:单个喊、分组喊、分男女幼儿喊,以便让每个宝宝都有学习的机会。)

四、猜想活动:你给蚂蚁吃什么饭呢?(利用宝宝的已有经验进行猜想活动:炒饭、咸饭、蛋炒饭、白米饭……)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学习“什么饭?白米饭。”(同时出示范例二)

五、讨论活动:有了白米饭,该用什么菜来一起吃呢?(鼓励宝宝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把想法说给蚂蚁们听,以刺激宝宝更丰富地进行讨论活动。)同样采用开火车式的一问一答方式记忆儿歌内容“什么菜?炒青菜。”同时出示范例三。

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触摸,了解餐具的名称“毛竹筷、小瓷碗。”

1、教师:白米饭有了、炒青菜有了,蚂蚁们开始吃饭了。宝宝,吃饭要用到什么东西呢?(筷子、小碗。)

七、角色游戏“蚂蚁吃饭。”教师扮演主人,幼儿扮演小蚂蚁。采用“教师呼唤、幼儿表演、一问一答”等多种形式熟悉、记忆儿歌的前半段内容。

八、出示范例六,引导宝宝动脑筋:吃不了,怎么办?并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教师:蚂蚁吃饭吃得真开心呀!肚子吃得饱饱的,可是还有许多的白米饭、炒青菜呢,该怎么办呢?

九、出示范例七,学说“哼唷哼唷往回搬。”并在音乐游戏、肢体动作中进行熟练地说。(播放劳动音乐《加油干》。)

十、出示儿歌名字《逗蚂蚁》,倾听老师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第二遍时可以请幼儿轻轻地跟老师进行朗诵。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分组朗诵、听爸爸妈妈朗诵、单独朗诵、与老师对念等等。

十一、幼儿人手一份小图书《逗蚂蚁》,鼓励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看书念儿歌。

附儿歌:

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白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什么碗?小瓷碗。

吃不了,怎么办?

哼唷哼唷往回搬。

《逗蚂蚁》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尝试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儿歌中间段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中间部分。

3、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领会儿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白米饭、炒青菜,萝卜汤,甜饼干,蚂蚁图片,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1、今天呀,老师请来一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是谁啊?(小蚂蚁)

2、小蚂蚁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喊喊。(蚂蚁与伙伴打招呼)

二、游戏中学习儿歌

1、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咦,蚂蚁怎么了啊?我们来问问它怎么了?

教师:哦,原来蚂蚁是饿了,瞧,老师给他准备了什么?(拿出准备好的饭菜)哇,好香啊。把布揭开问,并给幼儿看)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汤?(萝卜汤)外加一块儿甜饼干。

“吃不完怎么办?”宝宝们,赶紧帮忙想办法。

对啊,吃不完搬回家。(蚂蚁说:“还有那么多的饭和菜我可搬不动”。)怎么办?

来吧我们一起来帮蚂蚁搬。(蚂蚁带头说:“吃不完,搬回家。哼哟哼哟搬得欢)

搬回家与大家一同分享,大家心情怎么样?(大家一起乐开怀)

2、角色互动游戏中,完整学儿歌

教师:老师把刚才我们与客人蚂蚁吃饭的游戏编成了儿歌逗蚂蚁

现在,请小朋友当蚂蚁,我来逗逗你们。

教师:瞧我带来了什么?蚂蚁头饰,请一组小朋友来当蚂蚁,我们来逗逗他们。

教师:全体幼儿来扮蚂蚁,我来逗蚂蚁。

三、经验迁移,尝试仿编儿歌替换儿歌中饭菜名称,启发幼儿进行创编。(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入儿歌里,大家一起来说说)

教师:现在你们是蚂蚁来大二班做客,想要吃些什么饭菜呢?我们吃了好多的白米饭和炒青菜,让我们来换换口味。你还想吃什么饭?什么菜呢?

四、结束部分,与客人老师互动

1、宝宝们,你们吃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摸摸肚子饱了吗?可我们身后的老师们还没吃饭呢,我们叫老师们来吃饭吧!我们要先问一问老师们想吃什么饭?”“老师们快快来,......”与台下老师互动。

2、结束活动。“小蚂蚁吃饱了,老师们也吃饱了,让我们一起出去活动活动吧!”

附:逗蚂蚁

小蚂蚁快快来,这里的饭菜香又甜。

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汤?萝卜汤,外加一块甜饼干。

吃不完,搬回家,哼哟哼哟搬得欢。大家一起乐开怀!

教学反思:

《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

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逗蚂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