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

时间:2023-07-08 14:20:21 教案
大道之行也教案

大道之行也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道之行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道之行也教案1

【教学目的】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多方面了解孔子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想】

1、布置一课时。

2、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掌握

1、范读课文。

2、学生仿读并考虑: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宁和平的大同社会 。

三、研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⑴ 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 选贤与能:通“举”

⑶ 讲信修睦:培养

⑷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⑸ 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⑹ 皆有所养:供养

⑺ 男有分:fèn 职分,指职业

⑻ 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⑼ 不必藏于己:私藏

⑽ 谋闭而不兴:发生

⑾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⑿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⑴ 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⑵ 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⑶ 全班交流。

3、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⑴ 本文论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 “天下为公” 政权和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社会的管理者都应由社会成员选举出来的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担当。社会成员之间相处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② 社会关爱它的所有成员。全社会亲如一家,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合适的布置,特别对“矜、寡、孤、独、残疾”这五种身心受损的人实行有效的保证措施,对他们多一份关爱。

③ 人人都能丰衣足食。男子要有稳定的职业,并且能安心的工作;女子婚配和时,有和乐的家庭。男耕女织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④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有社会成员都珍惜劳动效果和社会财富,无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以在一起劳动中不出力、少出力为耻,为社会尽心尽力地工作,没有多得多占的念头。

⑵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实际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脉胳,协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论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⑴故人不独亲其亲;⑵男有分,女有养;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⑴ 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标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

⑵ “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

⑶ “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

⑷ “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

⑸ 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

3、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五、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实际,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六、作业

1、考虑:“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大道之行也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音、义)。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奖品的方式)。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多读,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过关游戏法)。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热情活泼,求知欲最强等)。来博取和学生的共鸣,以利教学。

二、利用课件,讲授新课

(一)先用孙中山的有资料引出→《大道之行也》→“西汉·戴圣→《礼记》→《礼记礼运》→课文朗诵→引出学生的竞争意识,先让一人朗读,然后大家齐读。 ……此处隐藏20332个字……p>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整体思路: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4、问题探究: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第二层有三句话,从三个方面来说明: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5、 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6、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1、《大道之行也》选自《__》,是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题目中的“大道”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其亲()④不独子其子()

⑤矜、寡、孤、独()()()()⑥废疾()⑦男有分()⑧女有归()

3、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按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

5、问答题

1)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答案

1、礼记·礼运,儒,戴圣,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 ①通“举”,选拔②讲求;培养③以……为亲④以……为子⑤老而无妻的人,通“鳏”;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⑥残疾人⑦职分,指职业,职守⑧指女子出嫁

3、 ①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的实行,就是天下为大家所有。

②因此人们不只以他的亲人为亲,不只以他的儿子为子。

③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④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4、按原文填空: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外户而不闭

5、

1)就是说,政权(或者包括社会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2)有三条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有。《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教学反思

首先,这堂课的目标已达成。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再次,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言。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