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上家长对幼儿的事情一手包办是当今社会普遍现象。结果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都不是很强。当孩子进入小班,幼儿从家庭离开进入幼儿园的集体中,往往出现对一些生活自理方面束手无策。为此,设计生活自理活动《我会扣扣子》,目的在于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掌握扣扣子的方法。
2、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件开襟的、有扣子的衣服和配套的娃娃;一套扣子、扣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小娃娃师:扮演小娃娃:好冷呀,我要把衣服穿上了。(教师拿一件开衫扣子衣服穿上),呜~~~这个衣服上有扣子,我不会啊。呜呜……师:小娃娃不会扣纽扣,我们来帮助他吧!你们会扣扣子吗?怎么扣?(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试一试)
(二)学习扣扣子方法2、教师示范扣扣子
(1)认识扣子、扣眼师:怎么来扣扣子呢?先要找到扣子和扣眼!扣眼就是旁边的小洞洞(指给幼儿看,并说一说扣眼)
(2)教师念儿歌示范:
教师边念儿歌便给娃娃穿衣服:扣扣子,扣扣子,衣襟对对齐,扣子、扣眼对对齐,从下往上扣,漂亮又整齐。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来给扣扣子的啊?
3、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扣扣子师:我们一起来帮娃娃扣扣子喽!
(三)操作练习。
师:瞧,这里还有好多小娃娃衣服没有扣上扣子呢?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吧。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的操作。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很能干,都学会了扣扣子,回家给爸爸妈妈扣扣子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快乐、甜蜜。
2.愿意关心爸爸,增进父子(女)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一册12页)
2.《我的爸爸》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唱歌曲《我的好爸爸》(根据歌曲《我的好妈妈》改编)
师:宝宝们,老师刚才唱的歌曲里有谁?(爸爸)那你们喜欢爸爸吗?喜欢和爸爸做游戏吗?每次在家里你们都是怎么和爸爸一起玩的?做的什么游戏啊?(幼儿自由回答)
2.介绍自己的爸爸。
请每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爸爸的名字,爸爸的本领。
师:在我们的书上有位宝宝他正在和爸爸一起玩,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是怎么玩的?
3.观看《幼儿画册》,让幼儿了解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和爸爸玩游戏的?
根据《我的爸爸》的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和爸爸比一比手的大小:把小手放在爸爸的大手里。
爸爸举起幼儿开飞机。
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坐跷跷板。
爬到爸爸的大腿上玩滑滑梯。
骑在爸爸的脖子上。
在爸爸的怀抱里听听爸爸的心跳。
小结:和爸爸在一起可以玩许多有趣的游戏,和爸爸在一起玩真快乐。
4.谈话:爸爸真好,我们可以怎样关心爸爸呢?(幼儿自由回答)
引导幼儿知道爸爸下班回家后,给爸爸拿拖鞋,给爸爸捶背,不打搅爸爸休息。这些都是关心爸爸的表现。
5.表达对爸爸的爱。
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教育建议:
1、 爸爸同孩子交流、玩耍,不但能增进父子(女)之间的亲情,也会使整个家庭气氛更融洽、更温馨。这个活动的意图就是让幼儿具体感受、体验父子(女)亲情,并学会如何与父亲亲热地玩耍。
2、 尽可能邀请到每个幼儿的爸爸来参加活动。
活动延伸:
可让幼儿将《幼儿画册》带回家,与爸爸共同阅读《我的爸爸》,在家中游戏,体验父子(女)同乐的温馨。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会主动运用礼貌用语2.体验做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
2.物质材料:木偶一个、模型电话(每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 ...”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铃... ....”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
(1)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参观。
(2)活动中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中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为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
3、遇事能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基本的打电话的生活经验。教师了解幼儿能够承担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2、环境准备:猫姐姐、猫妈妈头饰各一个,小猫的胸饰幼儿人手一个,布置“小猫的家”场景,猫妈妈的电话录音,电脑。
活动过程:
1、小猫回家。
(1) 教师戴头饰扮猫姐姐,幼儿扮小猫。
猫姐姐带小猫们到外面玩,边玩边念儿歌:“小花猫,喵喵喵。”
(2)突然下起雨来,小猫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猫姐姐带领小猫们敲门:“妈妈,我们回来了!”
2、推门进去:“咦,妈妈不在家啊,妈妈到哪里去了?”
(1)小猫们走进家门,自由地围坐在猫姐姐的周围。
(2)教师提问:“咦,妈妈不在家,她会去什么地方呢?”启发幼儿猜猜妈妈又可能去的地方。
(3)教师提问:“这么长时间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象,怎样才能知道妈妈到哪里去了。
(4)根据幼儿的回答,猫姐姐决定打电话问问妈妈。
3、打电话了解妈妈的去向。
(1)猫姐姐给妈妈打电话,可是电话关机。(播放录音)
(2)教师提问:“妈妈没有去上班,手机也关机了,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想办法,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
(3)教师提问:“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
(4)猫姐姐打电话,与爸爸通话:“喂,爸爸,我是小猫,你知道妈妈到哪里去了吗?噢,原来奶奶生病了,妈妈去照顾奶奶了。”
4、帮助妈妈。
(1)电话铃响了,猫姐姐拿起电话,放妈妈的电话录音:“小猫们,我是妈妈,奶奶生病了,我在照顾奶奶,现在还不能回来,你们帮妈妈做些事情好吗?请帮妈妈把毛巾叠好;杯子收起来放整齐;把桌上的书整理整理好;小椅子排排整齐;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小猫们都听清楚了吗?”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吗?请幼儿复述电话的内容。
(3)请小猫们整理屋子。
5、妈妈回来了。
(1)教师:“我们把家整理的多干净啊,妈妈说的事情我们都做好了没有?”请小猫们互相检查。
(2)妈妈回来了,(请配班老师扮猫妈妈)。猫妈妈:“孩子们,你们把家整理得真干净呀,你们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3)幼儿听音乐表演“我真的很棒”。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走出害怕黑暗的恐惧,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难点:
独自进入“黑屋子”中体验黑。
教学准备:
PPT、用纸板做成的密封大房子、玩具若干、“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小贴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年我们几岁了?都是大宝宝了,那你们晚上和谁一起睡觉呀?(幼儿自由讲述)
2、小结:有的宝宝和爷爷奶奶一起睡,有的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还有的宝宝一个人睡。
3、教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叫卡卡。(引导幼儿打招呼)
二、猜影子——让幼儿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
1、教师:卡卡是小班的宝宝了,有了自己的小床,他想一个人睡觉,不用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了。可是,卡卡怕黑,晚上,卡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怕怕的呢!半夜卡卡醒来,看到屋子里有个黑黑的影子,哎呀,会不会是妖怪啊?会不会是怪兽啊?卡卡心里真害怕啊!
2、教师:今天,就请小X班的小朋友来帮助卡卡,帮卡卡看看,这个黑影究竟是什么呀?
(1)沙发落地灯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沙发和落地灯的影子。)
(2)滑滑梯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滑滑梯的影子。)
(3)电视机和柜子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电视机和柜子的影子。)
3、小结:原来这些都是家具的影子,黑夜一点也不可怕。这下卡卡明白了,以后一个人睡觉再也不害怕了。谢谢你们的帮忙!
三、找朋友——鼓励幼儿不怕黑,体验游戏的快乐。
1、教师:这里也有一间黑黑的屋子,我好像听到里面也有一些声音,是什么东西在里面呢?小X班的宝宝愿不愿意也去探险呀?
2、教师:房子里黑黑的,请你们仔细找找、摸摸,然后出来告诉大家你觉得里面有什么?
3、有目的请孩子进去“探险”,最后一批孩子将屋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奖励小贴纸)
4、小结:原来黑暗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晚上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厕所……你们敢不敢?
四、延伸活动——让幼儿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教师:我们小X班的宝宝都是勇敢的孩子,而且马上要升中班了,朱老师这里有张“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等会我把这张统计表给你们的老师,如果你晚上能勇敢地一个人睡觉,那么请X老师在你的名字旁贴一个“”,回家去试试吧,看谁最勇敢。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一节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了解常见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活动目标:
1、掌握常见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各种车图片、交通信号灯图片、《汽车开来了》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提问:
今天早上你坐什么车来的幼儿园?启发幼儿说说车的名称、特征和用途?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车
小结:马路上的车很多,有大车,有小车。
二、导入新课
1、请看课本彩图
《马路上的车》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观察车的特点,并学习儿歌:
“大的车,小的车,大车小车来回跑,丁零零,自行车,嘟嘟嘟,大卡车。嘀嘀嘀,小汽车。刷刷刷,扫路车。索----来,索----来,洒水车。”
2、认识交通信号灯
各种各样的车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出示交通标志: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三、经典游戏:交通信号灯(指导幼儿听音乐做游戏,巩固对红绿灯的认识)
小朋友今天老师指挥交通,小朋友当司机,我们一起到马路上瞧一瞧:请你做好准备,汽车马上开了。(幼儿边唱歌曲《汽车开来了》,边模仿小司机的动作。)
“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活动延伸:
这节课小朋友懂得了许多道理,还认识了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那么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请你动手画下来,好吗?开车回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颜色的混色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儿歌":《你好吗》(请参见幼儿用书)。
2.食用色素(红.黄.蓝色),面团。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用书中的《你好吗》,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你好吗》。
2.给幼儿每人一块白色的面团,允许他们随意揉捏成圆形.长条形等。
3.拿出红色.黄色.蓝色的食用色素,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加在面团里(食用色素的量不要太多,以免颜色太深,不易变色),揉一揉,捏一捏,看看面团变成了什么颜色。
4.请幼儿从自己有颜色的面团上取下一块,和别的幼儿交换一块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将两者并在一起,揉一揉,捏一捏,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5.请幼儿利用变色的面团自由进行造型。
6.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变色的原因。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木偶表演“猴宝宝去果园”。
苹果、橘子、西瓜若干个。
活动目标
知道吃水果的不同方法(削、剥、切)。
喜欢动手操作。
活动过程
1、木偶表演“猴宝宝去果园”。
猴妈妈带猴宝宝去果园玩,主人请猴宝宝吃水果,一只小猴将未削皮的苹果往嘴里塞;一只小猴将未剥皮的橘子往嘴里塞;一只小猴将未切开的西瓜往嘴里塞。猴妈妈看见了连忙说:“错了,错了”,接着就帮助了三只小猴,三只小猴高高兴兴地吃到了香香的水果。
2、讨论:吃水果的方法。
提问:猴宝宝吃水果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吃?(苹果是削皮吃的,橘子是剥皮吃的,西瓜是切开吃的。)
3、幼儿动手试一试:吃水果。
幼儿自愿选择水果,掌握正确吃水果的方法。
4、以儿歌《吃水果》的形式小结吃水果的方法。
活动建议
1、在生活中,在成人(教师、家长)的保护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试一试用刀口不锋利的水果刀。
2、随着对水果种类认识的增多,让幼儿根据儿歌仿编新儿歌。如“香蕉香蕉剥皮吃”。
评价
能用正确的词描述水果的吃法。如:削皮、剥皮等。
儿歌《吃水果》
苹果苹果削皮吃,
橘子橘子剥皮吃,
西瓜西瓜切开吃,
莫忘吃前手洗净,
人人都要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