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3-07-10 16:10:02 教学计划
有关教学计划模板七篇

有关教学计划模板七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构造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生活中测量距离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书写。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读题能力; 2.辨别运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已知”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热身

找出下列图案中有哪些全等形?有几种全等三角形?分组活动,找出相应图形并说明道理。

注:1、老师提问全等形的类别,学生讨论回答。

2、进一步提问有哪几种全等三角形,每种各有几个。

活动二、情境创设

某地质勘测队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如图所示),可先在AB的垂线AF上取两点C、D,使AC=CD,再过D作AD的垂线DE,使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时DE的长就是AB的长。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析:由题意知,AB⊥AD,DE⊥AD,所以∠BAC=

∠EDC=90?.

在△BAC和△EDC中,

所以△BAC≌△EDC(ASA)。

所以AB=DE.

注:1、一学生读题,其他学生思考。

2、分组讨论,学生把答案书写在学案上。

3、教师点评订正答案。

活动三、变式探索

如图,河边有一条笔直的公路l,公路两侧是平坦的草地。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要求测量河对岸B点到公路的距离,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要求:

(1)列出你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2)画出测量的示意图,写出测量的步骤;

(3)用字母表示测得的数据,求出B点到公路的距离。

解析:方法一:用活动二的方法。

方法二:(1)测角器、尺子;

(2)测量示意图见图;

测量步骤:

①在公路上取一点A,用测角器测得∠A=90?;

②在公路上取一点C,用尺子测出AC的长,记为m米;

③用测角器测得∠ACB= ;

④在公路的下方过点C作射线CM,使∠ACM=∠ACB = ,交BA的延长线于点D;

⑤用尺子测出AD的长,记为n米。

(3)由测量步骤知,

在△BAC和△DAC中,

所以△BAC≌△DAC(ASA)。

所以AB=AC.

因此B点到公路的距离为n米。

注: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教师深入小组指导。

3、教师引导一题多解,老师点评方法一、方法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四、课堂演练

1、 在墙上有一个很大的圆形设计图,O是圆心,A,B在圆周上,现要想测量AB的距离,但墙很高,又没有梯子,不能直接测量。如果给你一根超过直径的竹竿和一把卷尺,你能测量AB间的距离吗? 画出设计图并写出步骤,解释其中的道理。

注: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目的条件,并如何转化构造全等三角形,教师板书示意图。

2、学生完成方案设计。

活动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注:个别学生回答,鼓励赞美学生说出真实的体会。

2、构造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的一般步骤:

(1)审题:理解题意,根据测量条件与测量目标,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案。

(2)建模:确定关键的点、线和角,画出示意图。 建立三角形全等的数学模型。 利用三角形全等可以把实际问题里的未知线段转化为已知线段。

(3)测量:测量已知线段的长(求数学模型的解) 。

(4)结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得出实际问题中两点间的距离 (求实际问题的解) 。

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活动八、作业布置

现有测量工具(皮尺、测角仪或量角器、标杆)可供选用,如何构造三角形全等,来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就实践情况,写一份测量报告。

注:学生课外完成,并要求上交批改点评。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计划表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教学计划 篇2

一、本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11名幼儿,其中女孩6名,男孩5名。年龄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大部分幼儿都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部分幼儿不能用语言向老师请求帮助,对老师的指令听不懂,更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其中有三个幼儿爱哭,不听老师的指令。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把本学期的重点放在保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上,把教学中主题探究活动与日常的保教工作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发展。

二、指导思想: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以《纲要》为工作指导,同时充分发掘孩子、幼儿园以及家庭等各类资源,并切实的开展一系列活动。活动中遵循小班幼儿的特点,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教育方法及手段,在领导正确领导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本班以班长、组长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调节、引导班中工作进度。每个成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本着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交往、有创造性的新型儿童。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幼儿园。学会感恩,不打人,不骂人。

三、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1。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情绪基本愉快。了解简单的卫生知识,在成人提醒下指导如何保护自己。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动作比较自然。

(二)语言领域:

1、学习普通话,乐意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情绪快乐,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

2、关心他人,学习在集体生活中遵守基本规则。

3、学习在性别、外形等特征上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三)科学领域:

1、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

2、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物品、事物,了解物品颜色、大小、形状等明显特征。

(四)艺术领域:

1、喜欢听音乐,能借助动作、语言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用身体动作进行歌表演、做律动 ……此处隐藏3914个字……牺牲自己的意愿,满足孙子的意愿。

5、 但是,我和妻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界。

要点:人到中年,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五)师齐读课文,体会文中感情,思考:和《金黄的大斗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1、 指导思想:让学生讨论,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2、 要点:

(1) 相同点:都是写家庭生活的。

(2) 不同点:a、人员不同《金》写的是儿童《散》重写成人;

b、 情绪不同《金》活泼《散》深沉。这一点比较难理解,老师可作引导,从作词、描写对象、内容等方面。指导学生列下表:

课文 用词 人物关系 感情色彩 其他

金黄的大斗笠

散步

三、 作业:

1、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注音:

散步很累咕咕分岐一霎时粼粼

2、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有人说“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很幽默,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2) 找出文中写景的语段,抄在下面,并说说其作用。

教学计划 篇6

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培养目标、教学时间,及内容和实施措施等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计划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从学校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小学教学计划、中学教学计划等;从培养对象来看,可分为学历教学计划和专题培训计划等。

1.教学计划应严格遵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

2.制定教学计划,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原则。

3.教学计划一般采用文字叙述与表格填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可作适当的技术性的调

1.教学计划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方向和内容,它根据教育规律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做出提纲掣领的全面的安排。

2.从教学计划中,可以了解到该学校全学年或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的具体要求,可以说是学校教学的“晴雨表”.

教学计划由标题和正文组成。

1.标题

由学科、学制和文种构成,或由学科和文种构成。

2.正文

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学科科目、课程安排、学年和学时划分,教学实施要求等方面。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性质,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学科科目: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学科课程设置。如我国高等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级人才,据此其学科设置有公共学科,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三部分内容。

课程安排:根据学制年限,各门课程的相互联系确定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相对完整性,前后衔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年学时划分:依据各类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年限,确定学年计划的编制和教学学时。最重要的是确定各门课程教学周学时和总课时,以合理分配时间,实现培养目标,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保证其科学合理性。

教学实施要求:要综合考虑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情况,避免要求与实际的过大分离,以便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教学计划的指导性作用。

教学计划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有关教学计划模板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