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沧浪之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沧浪之水》读后感1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倾尽沧浪之水,难以洗涤净的是我们蒙尘的心灵。
最近,偶尔间接触咯阎真的作品,先是《因为女人》,读了让人有很大的感触,接着又读了他的《沧浪之水》,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池大为给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例子、教科书!他在单位的种种表现,以及他表现的背后自己对自己的那种鄙视,我很佩服他,正如他所说,他们是一代胜利的失败者,失败的胜利者,优雅的俗人,庸俗的雅人。
书中的主人公池大为的父亲一辈子光明磊落、乐于助人,一生尊崇孔孟之道,在村里医患无数。父亲的高尚品德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大为。小时候大为生活在静谧的小山村中,随父采药,与伙伴玩耍,倒也其乐融融。高考结束了,大为与伙伴们一起谈论着将来,对将来满是憧憬,好消息终于来了,大为被首都一所医类大学录取,攻读中医专业,其父也在笑意与满足中离他而去。
平静地大学生活中突然就泛起了涟漪池大为恋爱了,对方是一位楚楚可人的校花,家庭环境优越、华贵,名叫许小曼,之前,大为连想都不敢想,就因为这个,大为还得罪了不少同学。初恋的感觉总是美好的,互相都是具有诱惑力的。可时间长了,小曼的小姐脾气开始显露,大为总是忍着,后来,小曼觉得应该要大为去见一下世面了,于是经常带大为出入一些有重要人物参与的宴会等场合,以便让他多多结识一些对自己以后人生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可能是受其父亲影响,带有山村气息的大为对这一切很是反感,非常地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笑说,于是,两人出现了分歧,最终不欢而散。
青年时代的那些信念,那些理想,在步入中年之后变得都是那么的虚无缥缈,在现实的面前,人总是显得那么脆弱,那么渺小,那么的幼稚。
参加了工作,明白了现实很残酷!残酷得让有些人接受不了,他的精神世界很崇高,崇高的太清贫了,于是他成了现实的牺牲品,是那么得可怜,那么值得人同情。但是却没有人敢于为他出面,因为现实摆在面前,谁都不想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前程,连累自己的家庭。
大为渐渐得明白咯!若要在当今社会的官场生活立住脚,就得学会做狗的形态,时时的观看领导的眼色,学会谄媚奉承,学会不择手段,渐渐地大为年轻时那种救人的理想不见咯!渐渐地为了金钱、地位不择手段,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他渐渐的麻木了。
在妻子董柳辅助及自己的努力之下,池大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登上省卫生厅的宝座,光环和权利有咯!但是感觉自己又丢了点什么,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没有救死扶伤,而在这官场中苦苦的挣扎,违背了自己的理想,违背了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原则,但是现实就这么的残酷,光做个好人有什么用,也就是下面一句,道理是捏在有权人手里的,有权人说你好,你才好,有权人不说你好,你再好也没用,看星星看月亮顶不了饭吃,太现实了。
池大为的经历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东西,在你看到之前必定有千万双眼睛已经看到过,他们的熟视无睹和铁石心肠,也是在残忍的规则之下压缩出来的;你想到的东西,在你想到之前,必定已经有千万个脑袋想到过,它之所以还是这样,的确有着无穷的奥妙和玄机啊,谁会一味的做贫穷的清高。
就像《楚辞》所说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之水》读后感2
近半月来,好不容易挤空加点看完了此书,实为难得。该书是我两年前就一直慕名企盼的当代不可多得的官场小说,谁想大学间未能如愿,时过境迁,倒是当我涉足所谓“官场”一年后,看完此书,却有了许多难以言说的意义。
称之为“官场”,实在恰如其分。我虽未当官,“职场”之于行政机关便是官场,隔行如隔山,个中蹊跷,秘而不宣而已。对我而言,纷纷扰扰的琐碎公务已让我不堪其扰,还要应付难以胜数或突如其来的杂事,就更让我苦不堪言,要是以前,我能安分而静静的坐一上午,捧一本书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现在恐怕是只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了,加上记性远不如前,当时称赞激动不已,顷刻之后却只剩梦里朦胧了,惭愧惭愧!今天兴趣来了,就想聊聊这本书及其他。
我是一年前看的《国画》,连同多年前读过的陆天明《大雪无痕》、张平《天网》、海岩《深牢大狱》、王晓方《驻京办主任》(只看过第一册)及《沧浪之水》,观其大概,笔调诚然不同,叙述各有侧重,其中《国画》和《沧浪之水》可归为官场小说一类,或谈人情练达、或诉世态炎凉、或书官场春秋,引人深思喟然长叹,其叙述其思考其抒怀其内涵深刻丰富为我所看重;而《大雪无痕》、《天网》和《驻京办主任》之类,则属反腐小说之列,写尽人性世情百态,揭露官场波诡云谲,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让人大呼过瘾,这类书因注重情节环环相扣叙事九曲回环,令人欲罢不能不能自拔,只是我多年前情有独钟的书籍罢了。
如今时过境迁,今非昔比,阅历与年俱增,心境大有不同,已不复当年热血沸腾孜孜以求的那股较真的“死劲”、“牛劲”,亦不会天真烂漫的对所谓是非曲直真真假假信以为真。人类在进化,我呢?人类是进化或蜕化,这之中形体与灵魂究竟有着怎样的相对意义和真实内涵,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就如同沧浪之水清兮浊兮,自有其用,我们又何必过分在意而锱铢必较呢?
来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伙同《国画》,在我看来,最大的亮点就是笔下的人物显示出了活生生的人类,显现出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的特质,一次次彰显的是作为平凡“万物之灵”所谓酸甜苦辣适者生存的心灵“蜕变”史,这种草根气息和人本情怀体现出的是作家的高度洞察力和敏锐分析力,在娓娓道来之中让我们读者看到的是严严实实、惊心动魄、原原本本的当下真实,一切虚拟和掩饰便显得不值一提和荒诞可笑。书中对人性百态、世情炎凉庖丁解牛式的残酷而真实的剖析和解读,至今仍有振聋发聩历久弥新的意义。总而言之,这呈献给大家的是世间百态熙熙攘攘无处遁形的一部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我无意于追寻该文中细枝末节的虚虚实实,也不想执拗于作者时而痛彻心扉时而振臂疾呼的对对错错,作者对所谓事实、真相、思索、现实、幻想等一系列悖论的抽丝剥茧式挖掘和思考,是值得让芸芸众生都始料不及而该默然思之的。
书中提到,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是过程,于是享受现实抓住自我者,便是抓住了本质守住了永恒,成为了胜利的失败者和失败的胜利者,看来人类在反复不停的轮番做着同一个猜谜游戏,结束之后是开始。
可怕的真实,残酷的现状,令人生畏,当人类完全沉没在社会的大染缸之后究竟还会留下些什么?由远及近,我呢?我不敢想。而这,是该书留给我们人类的又一个永恒课题了。
《沧浪之水》读后感3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源自屈原《渔父》的两句辞,一直拷问着每个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在“与世推移”和“深思高举”的处世哲学中,如何的权衡个人的价值取向。
主人公池大为,出身贫苦,家境寒酸,跟绝大多数农村学生的成长道路相同,一路考学,品学兼优,全部的想法就是靠好的成绩取得功名,靠勤奋的工作取得职位;为人正直、善良、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中,近8年之余的奋斗经历,始终的在跟外界抗争,在跟自己斗争,生存的本能和趋利的欲望,最终让他没坚守住自己的信念和标准,被这可怕的时代洪流吞噬,作出了他原先自己不愿看、更不屑做的行径,抖抖索索地做到了厅官……之后工作和生活相当的“游刃有余”,掌握规则后的驾轻就熟的轻松,然后,偶尔的静下来,他目光呆滞,心情恍惚,那个本来的自己,渐行渐远,飘忽不定,沧浪之水,无论清浊,一切归于凄凉。
这本书是我一口气的看完的,与其说是因为写的精彩,不如说是写的实在。最初是在看主人公,是对文章的角色的观察,是对描述的人物境遇的体味,渐渐的,看的恍惚,看的漂移,居然的看到了自己,池大为变成了我,好像再读日记,是自己在反思,是我在感悟。这不就是在写每个体制人自己吗,不就是自己的单位吗,我的组织、领导和同事吗……所以我说,这是真正的写作,真正的写作不是让读者旁观,让观者看笑,而是让你在读的时候,下意识的屏息聚气,凝神聚焦,在书的场景中游走,在文章的情节中呼吸,与主人公合体,感同身受。
大凡成功者,都有艰难的经历。池大为也是,体制内的大多数人都是,不要看到他成功的辉煌,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的体验;“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都是些简单的成长预测和价值观想象,仕途的成长环境才是让人绝对煎熬,撕心裂肺,寝食难安的。所以,物质的短缺往往小于精神的痛苦,成长的艰难肯定释然于仕途的险恶。
池大为的前生是让人有好感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好学生好孩子;初到工作岗位是让人同情的,事事不顺,处处碰壁,每况必下;中期拉锯斗争是让人担心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招招见血;后期驾轻就熟渐入佳境是让人反感和唾弃的,因为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入染缸熔炉,成了一个标准的体制人。我认为,池大为的变化,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是必然的,人相对于环境是何等的渺小,人对环境从来没有挑战的可能,人性就是趋利避害,简单的说,每个人都不是神圣,只有顺应,只有随之变化,才能得到想要的,才能避免被伤害,各异性一定被趋同,人的特点一定会被磨平,从而保证这个体制内的人,躯壳各异,灵魂举止相同,单位稳定了,工作方向一致了,一个个的完整的体制生态造就根深蒂固的形成和运转,不是吗?
但是池大为还是不完全的屈服的,或者说,他屈服了,想让读者,通过他的屈服,能体会到屈服的煎熬和无奈。他没有说,他不敢说,或者他说了的效果不如不说,他的结局就是一个课题,给读者一个两难的思考,清兮浊兮无常,沧浪之水依然流淌。
《沧浪之水》读后感4
《沧浪之水》读完已有几天,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读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我本是一个真诚、率性、追求自由的人,但在现实社会中,这些品质似乎并不招人待见。我拥有的真诚与直率会无意间地刺伤许多人,甚至被人冠以不懂世故、情商太低的名号。渐渐地我知道,“太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因为,别人无法从你诚恳的言语中,感受到你的真诚,感受到你是真的为他好,感受到你并没有一丝的恶意,你只是想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而已。
人,只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我多年的体会。
是痛苦还是喜悦,这是人最常用甚至最喜欢的评判标准,如若是痛苦,是不悦,那么,必定是你诚恳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说出了问题的实质,刺破了他们饱满的自我虚幻的尊严感,而这使他们感到屈辱、感到痛苦,因此,他们不得不启动自我的防御机制,以一种柔软而强硬的态度回应你的真诚。
当然,这种真诚只是你自己认为的真诚,在别人眼里,这可能只是恶意的挑衅、或者是有意的挑刺,甚至在别人的眼中,你也是同样的人。但人认识自己很难。以批判的的眼光审视他人,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是人的本性。
渐渐地,你学乖了,或者说,是你不得不学乖以适应他人、适应社会。你言不由衷,你虚情假意,你甚至开始拿着放大镜去观察他人身上一切微不足道的优点,默默地在心中润色,适时地拿出调节气氛,你不再不合群、你逐渐情商高。你知道,他们很开心,那假意的害羞、那温和的谦辞,终究掩饰不住他们内心扭曲的、抑制不住的兴奋。
被人夸,被人赞,终究是件高兴事,人性的盲点会使你忘记那只是一场表演。短暂的快乐的确也是快乐,短暂的喜悦照样沁人心脾。
在这种被同化的过程中,你觉得孤独、你感到无助,你甚至认为生而为人简直就是一种浪费,而活着和死了更是没有两样,人活着,为了尊严,为了面子,为了用各种高级的、美好的.物质去伺候自己那具可怜的肉体,真是无意义,而人死了,一切解脱,如果没有灵魂的话,那更是一切归于虚空,这其不快哉、美哉!
这是你内心深处的呼唤,但你并没有勇气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你将就地活着、虚伪地活着、功利地活着、耀眼地活着、成功地活着,这一切的意义在哪里?灵魂的孤独、精神的无根,始终萦绕着你,你觉得自己如同悬浮在半空中,上不去,下不来,那种感觉令你难受,使你崩溃,你想来想去,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最终,只能用一个“空”字来解释。
对,是“空”,心空。比心累还难受的心空。
你讨厌这样的自己,你厌恶这样的社会,但,你没有办法,你无可奈何。
你认真地观察着他人的表情、仔细聆听他人的弦外之音,你想从这复杂的神态语言中,洞察出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最后,你得出一个结论,人有千面,没有面具的人,最可怜!
你也终于明白,真真假假乃是社会的运行之道,求真者,非真,求假者,亦非假,你曾经较真的那些丑陋的、可笑的、美好的事物,必有其存在的意义与道理。
你终于学会不再固执。你放弃了用正误、是非、真假解释一切的浅薄的价值观,你喜欢上了“存在”这个词。
你想,人,或许不过是一具行走的欲望体吧。
精神高于生存?生存高于精神?或许吧。
活着才有活着之上的意义,活着之上的意义,或许是精神的独立、人格的自由与完整吧。你还在探寻。
《沧浪之水》读后感5
今天,借着做出错反馈的机会,想谈一下对作家闫真所著小说《沧浪之水》的读后感谢。这是一部对我影响很深的小说,可以说小说主人公池大为的命运和心路历程让我心有戚戚焉,直抵人心。这部小说是十多年前看的,当时看完后就很震撼,一直想写读后感,但始终未能如愿。前几年我再次读了一遍小说,可以说又有新的感触。后来,我又看了闫真的新小说《活着之上》(20xx年版,获首届路遥文学奖)和多年前的旧小说《曾在天涯》(1995年版,其海外版为《白雪红尘》)。综合来看,《沧浪之水》是阎真最为著名的作品,是迄今为止他的创作巅峰,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流畅,是难得的现代佳作。《沧浪之水》讲的是医疗卫生系统内知识分子池大为的心路历程,而《活着之上》讲的是教育系统内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虽然故事不一样,但情节有雷同之处,很多内容我看了前文就能猜出后部分,可见作者阎真的创作已经有同质化倾向,已经很难再创巅峰了。
至于之前的《曾在天涯》,讲的是海外留学生的求学生涯,该书给人感觉是思想尚未成熟,情节不太生动,我始终未能真正地读完,没有太大兴趣认真读下去。
《沧浪之水》书名取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汉北一带的民歌,出自《孺子歌》,作者已不可考。后来,在屈原《楚辞·渔父》中也引用了这两句话,也因屈原的作品广为人知。《沧浪之水》讲的故事情节令人深思,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就是出仕与坚守之间的痛苦选择。出仕则意味着要遵守官场秩序,官场流行的是厚黑学,讲的是官场语言,更多的是言不由衷,阿谀奉承。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他在官场混得很辛苦,也很难晋升。如果做到这点,那就违背了他内心的初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都希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如果纯粹为了仕途晋升而不惜一切代价去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一切为上级马首是瞻,不顾民生辛苦,那这种人注定是很辛苦的,人格是分裂的。
《沧浪之水》的主人公池大为是毕业于中医学院的医学硕士,毕业后分到省卫生厅工作。他从小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人正直,懂得世间辛苦,希望能用医术救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在卫生厅工作多年,池大为不懂逢迎拍马,从不弄虚作假,因此,多年过去了,尽管他业务水平高超,他职务职称均无法得到晋升,始终干着最基础最辛苦的工作,待遇始终最低,一家人住着最差的筒子楼,他媳妇董柳对此抱怨很多。和池大为同时进或者晚进卫生厅的同事们,由于懂得官场潜规则,善于逢迎拍马,很快就职务获得晋升,职称获得晋级,相应待遇也优厚,住进了较好的房子。这一切都对池大为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他迫切期待能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机。
他也确实迎来了转机。他妻子董柳是卫生厅附属医院的护士,打针技术高超,人称“董一针”。有一次,省卫生厅老厅长疼爱的孙子病得很重,在医院治疗时哭闹得很厉害,其他护士打了很多针都无法打准地方,结果孩子病情越来越重,而老厅长脸色越来越难看。在这紧要关头,董柳自告奋勇去打针,结果一针就好,厅长爱孙得以康复。因此,董柳成了老厅长家的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