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历险》读后感

时间:2023-09-03 10:20:22 读后感
《夏日历险》读后感

《夏日历险》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日历险》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日历险》读后感1

寒假里我看了很多好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夏日历险》这本书,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在我的脑海里重演着。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杰伊·贝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带着猎狗罗迪去捕捉一群猴精。他的各种计谋都被猴精识破。后来杰伊·贝里和这群猴精成为了好朋友,帮助它们走出密林,回到马戏团。出人意料的是杰伊·贝里并没有用捕猴得到的奖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帮助自己的瘸腿妹妹治好了脚。但是,最终好人有好报杰伊·贝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小马和鬣枪。

合上《夏日历险》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杰伊·贝里的故事让我再一次真真切切明白了高尔基所说的那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杰伊·贝里历经千辛万苦赚来的156美元并没有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给妹妹治腿疾,从这个简简单单的言行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给予”的全部意义,杰伊·贝里的“给予”给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同时使自己的人生也变得更加精彩。杰伊·贝里给我们诠释了生命不只在于索取,更重要的是给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不断地给予,有同学没带铅笔盒,借他需要用的文具;有同学忘带课外书,把自己多余的给他;学校组织捐款时,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给有需要的人;班级的图书角捐书时,把自己的好书放进图书角,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学需要帮助时,毫不吝啬地“给”出双手……也许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需要我们去给予,我们所给予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同样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而自己收获的却是更多的快乐,给予也在不经意间成了你的好朋友。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人要有挑战困难的勇气,不怕挫折的毅力,还要有判断力,创造力和独立能力,学会用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对自己要有信心,就像伽利略那样,用实际结果去说服别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的童心,不要因为长辈们看似一点不在乎你的言行就认为他们不关心自己,其实他们心里都十分关心你,他们永远是你最亲近的人!

《夏日历险》就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杰伊·贝里就是位无形的小伙伴,不经意之间告诉我那么多道理。我坚信在成长道路上将会有更多位无声的老师,无形的小伙伴陪伴我跨向更高的台阶。

《夏日历险》读后感2

美国作家威尔逊·罗尔斯的《夏日历险》,绝对是一本值得你去读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杰伊·贝里是个有着传奇经历的男孩,在他身上发生的事,以及他所做出的决定一定会让你赞不绝口……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在那个时期,每个男孩子的梦想都是能拥有一匹小马和一杆属于自己的枪,杰伊·贝里也不例外,可是由于家庭贫困,杰伊·贝里的父母无法满足他的愿望,于是杰伊·贝里只能把梦想埋在心里。可是在杰伊·贝里十四岁那年,一群猴子满足了他的愿望。原来,这是一群从马戏团里跑出来的猴子,正好逃去了杰伊·贝里所在的切罗凯之乡,马戏团的人以高价悬赏猴子,当杰伊·贝里知道了这件事后欣喜若狂,并马上开始寻找猴子。在爷爷的指点帮助下,他用过下夹、布网、陷阱等计谋,却都被猴子——识破,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个够。这每一次的较量让人忍俊不禁。可是,一场暴风雨让杰伊·贝里和这群猴子结成了朋友。原来,暴风雨摧毁了猴子在森林里的家,猴子们吓坏了,都躲在一个阴冷的洞穴里。杰伊·贝里发现他们后,帮助它们走出暴雨袭击后的密林,把他们带回了家,还喂它们东西吃,最后群猴回到了马戏团。更出人意料的是,杰伊·贝里千辛万苦捕猴得来的奖金并没有去买小马和枪,而是把这笔钱拿去给瘸腿的妹妹治病,他的决定让所有人震惊!可是后来,治好病的妹妹将一支枪送给了杰伊·贝里,他的爷爷也将一匹小马送给了杰伊·贝里,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本书总共有二十一万字,可是我最喜欢的只是杰伊·贝里带群猴回家的那篇,因为那篇故事不止写了杰伊·贝里的喜悦,我认为还写出了人类和动物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当杰伊·贝里牵着吉宝的手回家时,我看见了人类和动物之间,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感情正在产生,那就是“友情”。现在的社会,人们为了赚钱,将动物残忍的杀害。当你穿着貂皮大衣时,你是否想过貂的感受?当你正欣赏着象牙雕塑品时,你是否想过大象的感受?所以,我在此呼吁:不要伤害动物,他们将给你带来更大的财富!

朋友们,《夏日历险》是一本值得你们去读的好书,或许在几十年以后,你儿孙满堂时,孩子们要听你讲故事时,你可以拿出你珍藏多年的好书,推荐给他们,让好书一代代传递下去!

《夏日历险》读后感3

十四岁的男孩杰伊·贝里为了实现自己买小马和枪的梦想,带着心爱的猎狗深入林地去捕捉一群被马戏团悬赏的猴子。然而向爷爷讨教的各种手段,却都被猴子首领吉宝一一识破,男孩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个够。在数次有趣的“交锋”后,男孩和猴子们竟然成了朋友,并帮助它们走出暴雨袭击后的密林,回到马戏团。最后,男孩并没有用奖金去买小马和枪,而是去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便是美国作家威尔逊·罗尔斯在《夏日历险》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一个关于男孩探索和成长的故事。

小说采用了十四岁男孩的第一人称视角,数次捕猴过程的紧张刺激、小主人内心的斗争和醒悟以及小说梦幻般的大团圆结局,无不用孩子的语言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来易进入情境,饶有趣味。更为可贵的是,小说中亲情、关爱被作者表达得十分深切,男孩一家人在清贫环境下情真意切、相依相助的亲情是故事叙述的另一条重要的情感主线。

慢慢读下去,渐渐觉得作者在小说中可能要表达的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对自然充满敬畏的态度?虽然这些在小说中都出现过,但却都无法作为小说的核心命题。

妈妈永远是关心孩子安全的,但是面对捕猴这个具有一定危险的活动时,也没有加以制止;爸爸同样如此,听到男孩捕猴并不顺利的消息,他最多只是和男孩讲了一些道理。随着故事脉络的逐渐清晰,一个真正贯穿于小说的主题似乎已经浮现出来,这就是“引导的力量”。

小说中关于这种“引导的力量”的描写比比皆是。甚至极富戏剧性的是,最后一次捕猴过程,成功的关键恰恰也在于这种引导:完全区别于前几次的强硬,男孩带着一颗诚心,在猴子们遇到困难时出手相救,才得到了猴子首领吉宝的信任,与猴子们成为朋友,顺利地把它们带回家,这不正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引导吗?小说最后的高潮来自于男孩放弃了心爱的小马和枪而把钱给妹妹治病,作者甚至不惜用全篇捕猴的笔墨作铺垫,来烘托这个的高潮——捕猴过程越艰难,说明奖金越是来之不易,是什么让男孩转变了思想做出这个决定呢?答案仍然来自引导——爷爷用心良苦的引导!引导的力量不言而喻。

我觉得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是:家长应该只向孩子讲他们不知道的,只为孩子做他们做不了的,对于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后,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和实践,这是引导的最高境界。

《夏日历险》读后感4

爱是什么?是妈妈关心孩子的一遍遍唠叨?是家人之间的关心?……没错,爱是依赖,爱是体贴,爱是相思,爱是黑夜能看见明亮的光,爱是雪中感觉温暖的春,爱无处不在。但在爱的同时,我们不能沉醉其中,父母要学会引导我们,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实践。看了《夏日历险》之后,我从中受益匪浅,是它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夏日历险》主要写了小男孩杰伊·贝里为了实现自己买小马和枪的梦想,带着心爱的猎狗罗迪深入丛林去捕捉一群被马戏团悬赏的猴子。在爷爷的指点帮助下,他用过布网、下夹、陷阱等计谋,却都被猴子一一识破,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个够。这每一次的较量让人忍俊不禁。可是,杰伊·贝里后来却和猴子结成朋友,帮助他们走出风雨后密林,回到马戏团。更出人意料的是,杰伊·贝里并没有把千辛万苦捕猴得来的奖金去买小马和枪,他的决定让每一个读者留下开心的眼泪——他把钱用来治疗妹妹的瘸腿。

这整个故事就充满了爱与引导。

例如:杰伊·贝里好不容易捕到猴子,他宁愿永远放弃盼望多年却因贫穷而买不起的小马和枪,也要为妹妹治好腿伤,而妹妹黛西心里也时刻想着哥哥杰伊·贝里,当他发现仙人圈之后,许下的愿望并不是让自己的腿变回原样,而是许下了一个大家都猜错的愿望:让哥哥杰伊·贝里捉到那群猴子,让他拥有自己的小马和枪!这个愿望是多么朴素,却又那么神圣,这是她对哥哥全部的爱。别看黛西平时对杰伊·贝里爱答不理的样子,有时还有意刁难他,让他感到十分羞愧,但黛西心里其实一直想着哥哥,这就是亲人之间的爱,只有患难,才能见真情。

故事中爷爷对杰伊·贝里的引导那就更少不了了。如果不是爷爷的引导,说不定现在杰伊还在为捕捉猴子绞尽脑汁;如果不是爷爷的引导,黛西现在就不能像这样在草地上自由驰骋,而仍然拄着一根拐杖,整天只能待在家中。生活中,我们就是过分依赖爸爸妈妈,什么事情他们都替我们干了,尽量不让我们吃苦,其实,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想到爸爸妈妈,让他们替我们解决,爸爸妈妈只能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要学会开动脑子,自己解决,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这就是爱与引导的力量。《夏日历险》给我上了最精彩的一课,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爱与引导,就像生病时爸爸妈妈对我们那种无微不至的爱一样,你们说呢?你们感受到身边那细微的爱与引导了吗?

《《夏日历险》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