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

时间:2023-09-08 02:10:22 读后感
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书心得1

真就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就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就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就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就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就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就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就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教师读书心得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乐趣。

每当我静下心来去翻翻一些教育名家的著作,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从《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让我知道了如何去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从《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我……

付东缨先生著的《泛舟诲海》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已熟读于心:“善的心灵。博大而宽厚。博大得心空如海,心野如原。博大而宽厚的善,首推有一颗爱心,一颗慈母仁父般的爱心。这颗爱心包容所有学子。他们智商有高低,基础有厚薄,体质有强弱,个性有优劣,家境有贫富,环境有好差,而一到自己旗下报到,教师就把他当成自己的试验田里一株禾苗、林圃中一株小树,全身心精心尽意地投入了耕耘。像阳光抚摸每一片绿叶,对莘莘学子,教师不管其心灵裸露美的宣言或丑的展览,不管其智囊灵秀如涌泉或愚憨似枯井,一概纳为完全可以雕塑的原木。再粗糙走形的不板也能因势利导地加工出精美的成品。再晦暗无光的镜子经过精细的擦拭也能焕发光彩。学业品德各异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主人,哺好一片绿叶和育开一朵红花同样荣耀。

这是一部可见作者匠心独运、笔法奇特的教育文学书。全书围绕如何当好一名教师,用散文的体裁,全方位的分析、生动地描述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风采、心态、课堂的教学艺术、课外活动秘门,以及教育之道、教育的科学艺术性、如何成为教育专家,等等。它把教育史、教学论中的诸多内容和问题都形象化了。全书力戒枯燥、刻板的训教,烦琐、无味的说理,而是把教育、教学的观念、经验、功力等深刻而独到的见地渗透在一串串故事、场景、活动里,融入如诗如画的描绘里,寓理于事,寓情于境,从中揭示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体现出耐人寻味的哲理。《泛舟诲海》简直就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教育诗”。

这部书,穿插了几百个故事和教例,有写教师事业心的《牛的执著》,写教师责任心的《丝丝入扣》,写教师爱心的《潜雨萧萧》,写教师奉献之心的《红烛闪闪》……在这里,我看到了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可任摆布的工具和分数的奴隶,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发展中的人,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这里,我看到了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这里,我看到了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者,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懂得珍爱学生的生命,懂得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工作充满创造性。老师教给学生的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打下的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的。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增加和提高。人来世间,生靠父母,育靠师长。孩子亲热父母,更信赖尊师。老师是指点迷津引向人生之路的向导,雕塑着亿万多彩多姿的人生。作者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读了难以忘怀。他儿时在辽北康平县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读初小,视野只三、四里沟野,见闻仅是妈妈讲的祖传的“闲话”。忽有一日,斯大林逝世了,他的老师悲痛地布置学生写一篇悼念的文章。当时作者个儿小,年龄也小,成绩不很拔尖。只是他当时写得挺认真,感情也进去了。老师在讲评作文时,点名夸了他的作文,“感情真,用词准”,说着说着,叫作者上讲台,竟把作者举上了讲桌。当时,作者流泪了。老师课后还鼓励他说:“好好努力,多看多写,长大当个编辑、作家!”历经四十年,作者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而老师当时说话时的语声神态至今还使作者刻骨铭心,仍清晰地鸣响在作者的'耳畔心头……是啊,教师一次悄悄的暗示,哪怕只是那么一瞬;一段短短的赞语,哪怕只是那么一回;一个切切的激励,哪怕只是那么一句;甚至一道深奥的疑问题,哪怕只是那么一说,有时竟奇迹般地更改着学生精神罗盘针的方位,导致思维流向的永久性移植,以致使人生的轨迹、事业的坐标也随之发生阴差阳错的起伏更迭。

从作者的经历中,我看到了犹如辛勤的园丁通过对园林的精修细剪才妆点出崭新的花园,高明的指挥家对乐队合理组合、对乐章巧妙处理方奏出优美的音乐,教师则以自己指挥的心手,极力打破历史惰性的出色劳动,源源不断地推出一批批接班人,造就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一座座闪光的桥,创造社会的新天 ……此处隐藏14164个字……,大家都能从帮、教、学的角度,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通过评课,要评出缺点、评出优点、评出亮点、评出创新点。评课活动,使不同层次的老师都有不同层面的提高,也使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更为有效。

二、让活动变身,让教研精彩有效

本人认为教研活动不是冰冷枯燥纯粹的教学研究,应该要有血有肉,要让大家有进步让大家欢喜。因此在语言上的暗示作用很总要,从任务布置的温馨提示到活动后的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这样形象的字眼让我们的教研更有爱,更有指向性,同时在教研中能正确对待生成的问题,还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研资源,从而提高教研资源,把原先可能的难点转化成教学的亮点。这样的教研更有效。只有有效的有爱的教研,我们教师才能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不断用教学专业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有爱、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找出问题的所在,与同科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虽然以前每节课后也都写教学反思,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及时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真正的记录下来,通过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自己深有启发,对于每节课后,一定写出详细的教学反思。针对教学的闪光点、失误点、困惑点进行反思,使之具有针对性,把反思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注重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刻性,做到课课有反思,形成理论性问题,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对于有效教学研究,我们还有很多的发展的空间和努力的方向。前进中的缺点和不足是在所难免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正、不断的完善。

教师读书心得14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数学教师,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经度过4多个春秋。4年来我不敢说已经读了多少多少书,更不敢说把读书作为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令我自己比较欣慰,那就是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读书了。

曾经经常对语文老师非常羡慕,能和学生一起读书,能写出文采飞扬的令人叹服的教育随笔,我们数学老师只能写一些像干巴巴的教某个教学内容的感受,或者是简单的工作总结等。

但是随着自己读书的不断深入,虽然在一些随笔评选上不能被青睐,但它们同样是我平时工作的思考、实践沉淀的精华,人生的精华,勤于实践和创新,慢慢的积累和沉淀,树立成果意识,做工作的有心人,我同样走在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路上。

读书在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读书让我在教学中知道了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有思考有思想的老师。这几年里,手边的一本本数学方面的教育著作丰盈了我的教学思想,教会了我如何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

自从学校开展了教师读书论坛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读书、读好书,《给教师的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处人、处己、处事》黄钊教授的《当众讲话系列训练》《人际沟通系列训练》等等,学校和上级推荐了好多的好书,从此,书成了我床边的精神食粮,书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我乐读书,可以让我摆脱生活中的痛苦,消除压抑,尽情的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教师是清贫的,但我们可以在读书中读到那些靠苦读书、好读书而拥有很多物质财富的人生活的更美好,更充实,更自由,更快乐!

应该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现在我们的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阅读,校长更是把读书当成了头等事来抓。特别要感谢学校对教师读书的检查,让我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让我不敢也不能偷懒。如今,想做一个比普通老师更好一点的老师依然是我的愿望,我想我一一定会实现这一愿望的,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成长,读书会让我变得充实而有思想。

教师读书心得15

哲人云: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党中央、教育部一再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必须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必须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经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面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今天的.我们,特别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文明、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间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通过自己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可以医愚。”还说:“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教师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