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建刚教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1拜读管建刚大师的作文教学系统,我脑洞大开。
畅游在大师的思想中,淋漓酣畅。
拥有商人的精明与能干,兼并学识的探索和思考;拥有“丰富的安静”,却也“闹中取静”;在迷茫中不矫揉造作,在反思中轰动世界。那一刻,我触碰到了一个大男人内心的细腻与柔软,深邃与沉淀。
任时光穿梭回眸,能量无限释放。
我不得不佩服这样的能量与绽放,那是多少个思想抗争换来的曙光;我不得不向往这样的老师和学生,那是多少个梦中有意的幻想;我不得不努力的向前出发,极力想挤进作文教学的大门,却总感到莫名的有心无力。是经验不足?是深度不够?是思考不深?更是执着不坚吧!
“班级小作家”、“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积分活动”、“等级评奖”、“稿费活动”那一个个让人应接不暇、措手不及的称号,无不激起我内心的沸腾,由衷地呼喊,“怎一个厉害了得!”
教育实验是一场教育智慧的挑战和煎熬,教育者只有经历挑战与煎熬,才能成长为真正的.教育者。在炙热的煎熬中走向胜利和喜悦,管大师,你值得拥有唯美的心灵天堂。
吴江这片圣土,孕育了太多教育的精华。教育,要想绽放精彩与永恒,就得一如既往的付出坚持与努力,反思与探索。路上的孤独与煎熬,终将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激情绽放。致自己,致路上独行的同行们。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2管建刚老师说,在这个世界上会捡起一片树叶的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作家,一种人是儿童。老师不仅具备了作家的写作基础,还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只要你愿意成为一个好老师,就要做那一个悄悄地捡起树叶的人。——管老师说得太好了!其实儿童都爱故事,所以抓住故事这个牛鼻子,让孩子们听、说、写,孩子们自然会享受到写作的快乐,踏进享受写作的背新天地!
会讲故事的孩子一定会写作文
“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恐怕已经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写作课深感困惑,大多学生也经常为写作文而发愁。怎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拓宽学生作文的思路,改进学生作文的策略,让他们爱写、乐写、会写,就成了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当下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暑假里,我认真读了学校下发的学习材料,其中管建刚老师的《“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一文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最多,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下面我就以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讲座《“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与其中习得的粗浅方法。
让孩子学会讲自己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拥有丰富的故事,让孩子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想过“平静的日子”。他们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没有故事,孩子就失去了“活泼的气息”。孩子本身就是制造故事的高手。学习平平而在伙伴中有较高威信的孩子,往往都有制造故事的“领袖”能力,他们还把握不住“故事”和“事故”的差别,一不小心“故事”成了“事故” ,对于作文而言,“事故性”故事更迷人、更有吸引力。“后进生”、“头疼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他们往往没有想到,他们经历的“事故”到了作文里,居然会是“宝藏”。
然而,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少真正让儿童写自己的故事。有老师说,我也让孩子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没故事呀。———不是孩子没故事,而是他们没有老师要的那种故事。
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故事
孩子作文,一旦指向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孩子生活的本身就是由故事组成的,他们天生是制造故事的高手。只要他们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记了作文这回事。只有简单到你不以为自己是在“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写作。“最简单的写作就是最好的写作”。
儿童天然具备讲故事的冲动。但不等于说,不用老师教,就能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小学生最怕作文,最怕作文的什么?怕作文“字数”不够。大凡写不长故事的.,都是故事里的人物不会说话。所以,只有让故事里人物“开口说话”,让故事里的人物“能说会道”,孩子们才会摆脱“字数”的困扰。“故事力”的训练,从“对话”入手最直间,最便捷。因为听觉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基本是听到什么,写下来就是了。绝大多故事里,都伴随着许多对话,写好了对话,故事也就有声有色了。但有的故事,极少有对话。比如,考试,没有人说话,要写“考试故事”,怎么办?与“外部语言”相对的是“内部语言”,一个人会闭上说话的“嘴巴”,但内部的心理语言,则永远也断不了。有了心理语言的注入,看似无声无息的故事也会写得有声有色。
小学三到五年级的作文教学,就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写故事。咬定故事不放松,就能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六年级,再学写信、写新闻、写读后感,一点也不迟。盯住故事,写上两三年,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一个会写故事的孩子,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孩子,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孩子,更不用担心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也会尝试管老师的教学方法。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3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新主张,收获很多,感触很深。
收获一:培养写作意志比兴趣更重要。
我们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教学这么多年下来,学生对写作感兴趣的,确实是少之又少。对写作缺少兴趣与热情,作文水平原地踏步。那么,该如何着手呢?管建刚老师认为,比培养作文兴趣更重要的 ,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给学生一定的鼓励,会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但是,小学生的兴趣很不稳定,必须有意志保驾护航。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意志,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必须要教师扎扎实实的带班,每一天,每一周到每一月,每一个学期 。持久维持学生“写”的兴趣,要老师的引导与激励。联想到班里的学生写每日一记的事,颇有同感。这学期,自开学以来,几乎每天都让学生写每日一记,坚持下来,觉得有进步。细想一下,除了认真批阅之外,还有激励措施:只要积满十个优加星就在光荣榜上盖一个章,满十个章就可以收获一份礼物。由于有了写的动力,学生的.每日一记就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兴趣,写日记也就没那么怕了。
收获二:作后指导比作前指导更重要。
在管老师的主张四里,这样一些话语,时时敲打着我的心灵。“……学生作文前,老师的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作前指导”的祸害,已经严重到了可以毫不心疼的、割掉肿瘤一样地将它抛弃。……“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 ……此处隐藏1690个字……,“以学定教”。
可惜,管老师精彩、高效的作文讲评课却不是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师范生所能驾御的。管老师一眼就能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犹如一个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信手拈来。因此,在他的作文课上,学生的写作能力突飞猛进。而管老师所关注的细节,如文章的细腻感、现代感,文字的节奏感等,都是我未曾预料的。我的思维,想必已经作古数十年,早已和现代思潮脱节了。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恐怕,我的力量还远远不足以掌控这桶水。
管老师有的放矢的作文讲评课带给我深刻的启迪,不过,教无定法,如何看待作文教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管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无疑给我提供了一面光辉灿烂的镜子,供我借鉴学习。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我要时刻谨记着“眼中有文,心里有人”,不断尝试着用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用一颗写作的心,去捕捉。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6读完《小学语文教师》之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心中涌动,一阵阵涟漪不断地冲击着,这种冲动令人难以抑制。
管建刚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一个让人佩服的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响当当的!谁能想到他同我一样也是一个师范毕业生,同样也是一个从小怕作文的语文教师。还有许多相同之处。可是他却成为了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碌碌无为的我读了他的成长经历自是汗颜不已。
基础差,理论少。总会成为我甘于平庸的借口。管老师却说:“我们缺少的是属于自己的记录,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你有1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篇有意思的论文。你有100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本有意思的专著来。”没有记录,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研究。这真是一针见血,像我一样的小学语文教师做的是教书匠的工作。从来就缺少对工作的点滴记录,更缺乏对教育的深层思考。也许有的时候突然地想到一些东西,也付诸实践了,可是激情一过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了。看来这就是自己的惰性造成的。“人要拿出点勇气,强迫自己做该做的事。”“懒”这个词常常被我们用来教育学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之人呢。与其说缺少理论,不如说缺少面对研究的雄心,缺少记录教育生活的决心,缺少持之以恒的恒心。想到此处觉得无地自容。
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艺术让人感叹。管老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观念是与众不同的。他认为自由作文应占作文教学的主要地位,而训练作文只占辅助地位。他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深刻的反思后由衷地期盼:“但愿作文教学早日从无法适应的应试作文中突围。” 管老师认为:“教师与其在作文技巧上苦思苦想没有成效,还不如改变一下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在构建一个学生愿写乐写的作文空间上,多做点尝试。”作文教学有数不胜数的`“妙招”,每个“妙招”的由来都是缘于问题的出现,所以,每个“妙招”中都蕴含着理念的光泽。“让作文成为多彩童年的翅膀,成为悠悠童年的见证,成为快乐童年的怀念。”
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欣赏、学会写作。管老师指出要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这才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出路。 “讲评”课,就是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得准,就能药到病除。即使不药到病除,它的副作用也少:学生已经写出作文了呀。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有什
么问题,我给你诊断,给你开药方,给你治,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洋思经验。一个老师讲评课重视了,上好了,对学生的作文状态了如指掌了,班上学生的作文绝不会差!”
掩卷回顾,我的心头不禁一寒,从教这些年来,写过什么?记录过多少?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能否改变自己呢?冲动时说能。激情之后,又总是难于下笔。也许果戈里说的“必须每天写作。如果有一天没有写,怎么办呢?------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写!把这句话一遍遍重复下去,等到写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也许就从这句话开始记录吧。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7“号的准。治得妙。作文讲评课还可以这样上!不虚此行!”
“淋漓尽致地展示,开膛剖腹的诊断,四十分钟,管老师呆孩子们经历了异常非比寻常的头脑风暴!作为老师的我受益匪浅!”
凡是听过管建刚的课的老师,都对他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天,再一次翻开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一书,迫不及待地研读他的课例,纵观几篇课例,发现管老师作文教学的都有四个部分构成,简单概括为“聊、赏、挑、训”,这四部分内容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构成了他的作文教学系统。
聊:
课前,管老师与学生聊天,聊天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是为下面的作文教学做准备。比如《一趟别开生面的作文讲评课》,管老师与学生聊天气,聊心情,从而学生明白了当做一件非常乐意的事,心情似乎银河会改变环境、气温。
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管老师通过赏识孩子的句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细细品读管老师赏识学生的'话,都不是空洞的“你很棒”“你写得很好”,也不是老师只读一读学生的句子,让学生评一评哪里写得好,而是比我们平时的评赏更进一步,他的评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成功感,更是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引领作用。“看看是哪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享受”,“告诉你,不一样,读到一句,能够使人发笑,这就叫精彩”,“精彩来自于真实,来自于你内心深处,有你的笑,有你的泪”,“写好作文后,一定要回过头来读一读,有没有这样美妙的句子。没有,要念,要修改,要打磨”,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了写作能够给人带来享受,要写心灵中深处的东西,写完后要修改,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等等,润物无声。我想,这应该就是体现的管老师的教学主张之一——“文心”重于“文字”。
挑:
这里的“挑”指挑刺。在学生写完之后,肯定出现许多共性的问题,而这些共性的问题就像病人的病一样,只有了解了“病”,才能够下药。管老师总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精批细改。细到一个表现手法,甚至一个字,一个词。管老师总结出了学生作文的一系列病例:“关联词”病、“我”病、“然后”病、“小尾巴”病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读有语病的句子,找出毛病,之后老师再出例子,学生指出毛病,最后再进行此类的句子练习。这样先指出,再反复练习,最后达到掌握一类的目的,从此以后此类毛病不会再犯。可谓找得准,砸得实。
训:
很多注重讲评的老师,也会赏识孩子的作品,指出学生的不足,就认为已经完成任务。但是,管老师在他的指导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训练”。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学生的毛病不同,训练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写事的文章后,管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提示语”的训练;在写人的文章后,管老师指导学生明白写景是为写人服务的,写景即写人,之后对“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进行训练;还有对学生语言的训练等等,这些片断练习,训练扎实,有效,对学生以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能够视作文讲评,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重,训练扎实,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方法,而且调动学生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