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读后感

时间:2023-07-09 07:20:14 读后感
《鸡毛信》读后感

《鸡毛信》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鸡毛信》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鸡毛信》读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鸡毛信》。影片中的情节曲折生动,深深触动了我。

影片主要讲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村里有名儿童团员叫海娃,他的任务是每天上山去放哨、放羊。一天,爸爸对海娃说:“海娃,这里有一封非常重要的鸡毛信,你要把它送到对面山下的三王庄的张连长手中。”海娃对爸爸说:“爸爸,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信送到张连长手中的。”说着就抽着羊鞭上山去了。海娃找了一条最安全的路。可没想到还是碰到了鬼子,他心急如焚,一会儿把鸡毛信塞到石头缝里,一会儿把鸡毛信装到口袋里,一会儿把鸡毛信掖到衣服里,可这些办法都行不通,正在焦急之时,他突然看见了肥肥的羊尾巴,于是灵机一动,把信夹到了羊尾巴底下,这下海娃可放心了,他抽着羊鞭继续走。鬼子军官走到他跟前,问:“小孩,你是干什么的,知不知道八路在哪?海娃嘀咕着:”我只是个放羊的,八路是什么,我不知道。“鬼子军官立刻龇牙咧嘴的说:”搜,搜!“鬼子兵立刻对海娃搜起身来,抖的抖,掏的淘,摸的摸,什么都没搜出来,可鬼子想吃烤羊肉,就伸手要去抓羊,海娃急忙吹了声口哨,羊就和海娃一起飞奔上去,可他和羊还是被鬼子抓住了。晚上鬼子们都睡着了,海娃趁机逃了出去,可还是被鬼子抓了回去,鬼子让海娃带路,可海娃趁鬼子不注意逃了,鬼子开枪了,海娃忍着疼痛把信交到了张连长手中。张连长通过信中的重要信息,瓦解了鬼子一个个据点,取得胜利。

通过观看《鸡毛信》,我懂得了我们要像海娃那样机智、勇敢;面对事情要沉着、冷静;对待事情要认真,就像海娃那样坚持不懈,就能取得胜利!

《鸡毛信》读后感2

暑假里,《鸡毛信》这本抗日题材的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生活在龙门村,儿童团的团长是一个人虽小但意志坚的好孩子。日本鬼子扫荡的那天,海娃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把一封重要的信件交给三王庄的张连长手里,并且信封上插了三根鸡毛十万火急。

不料途中碰到了正在抢粮的鬼子。机智的海娃看着正在放养的羊群,有了一个主意。他便把鸡毛信偷偷的藏在了羊的尾巴下。正在这时小鬼在把海娃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搜了个遍,却什么东西都没有收出来。海娃正好要离开的时候,鬼子又拦住了他并让海娃把羊群赶到山里给那里的“皇军”吃。

晚上,几个鬼子将海娃关在屋子里。海娃等到鬼子都熟睡了以后,忍痛丢下了羊群去了信悄悄的逃走了。天亮后海娃继续赶路,可是就在马上要到三王庄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鸡毛信不见了。在他找寻的时候又被鬼子抓到了,可是信也被他找到了。鬼子让他带路去找八路军,机敏的海娃把鬼子带到了游击队的包围圈。

鬼子消灭了可是海娃也受伤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鸡毛信安全吗?“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到海娃年龄与我相仿,可他机灵敏锐,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值得所有同年龄的同学们学习!

海娃誓死保护着重要的鸡毛信漂亮的完成了任务。再想想现在的我,虽没有海娃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让自己变的更加的勇敢和坚强,学习中遇到烦心的事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自己反思一下,不怕困难,勇于面对现实;失败了也要顽强的站起来,倒下了了也要顽强的爬起来。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鸡毛信》是我的心灵鸡汤,你让我尝到了心灵的姜味;你就像一首振奋人心的歌,鼓舞我永远前进。

《鸡毛信》读后感3

今日,我在学校看了抗日战争《鸡毛信》这本文章,它讲的是12岁的海娃突破层层困难送一封鸡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

《鸡毛信》的主要资料是:小小年纪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送一封鸡毛信。爸爸嘱咐他:“你可千万别弄丢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挥部,必须要亲自交给那里的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爸爸,你大可放心,我必须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于是他选了一条最安全的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这时候海娃立刻想到鸡毛信:“呀!那可怎样办呀?”他心乱如麻,把信一会儿藏在石缝里,一会儿藏在裤袋里,最终,他灵机一动,撕下布条把鸡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头,用力地赶着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见了,说:“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惊胆战地说:“什么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没办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这时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鸡毛信的那只羊可怎样办呀!”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海娃一吹哨,羊群立刻转身,跟着主人拼命地逃命。但海娃无论怎样跑最终还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个乱七八糟的草房过夜。海娃又冷又饿,筋疲力尽,多想睡一会儿,可是他想:“过了今晚,可就没有机会再逃跑了。”于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可是没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来。最终,当海娃把鸡毛信送到的时候,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昏了过去。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机智、勇敢的'精神感动,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我们此刻应当学习海娃的精神,回顾以前的革命先烈的事迹,领会他们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海娃的精神来激励自我,争做时代的好少年,未来的小主人。

《鸡毛信》读后感4

《鸡毛信》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十四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受爸爸的嘱托将一封非常重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送往王五庄。他先被一队抢粮的鬼子发现,急中生智,将鸡毛信吊在羊尾巴上,躲过了搜查。但残忍的鬼子不放过羊群,准备吃掉,并把海娃软禁起来。但机智的海娃逃脱了。但是路上,鸡毛信掉在了小山嘴上。海娃掉头回去寻找,却不幸又被鬼子发现,并被硬逼带路。最后,海娃将鸡毛信安全送到,但自己也受了伤。

这篇文章使我感受非常深,特别是主人公海娃。因为他的言行举止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是别忘了,他只是个孩子,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当读到海娃发现鸡毛信不见了时,他明知道返回去可能被鬼子发现,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生命。但他对此全然不顾,仍然立刻倒回去寻找鸡毛信,这表现出了海娃的责任心是多么地强!作为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孩儿来说,也许大部分都为“贪生怕死”之人。如果把他们送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许年龄更大的小孩儿也不会去寻找。作作比较,就更能体现海娃的责任心强了。

在海娃负伤昏迷醒来后,第一句话既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喊痛;也不是哇哇大叫:“哇!我害怕!我要爸爸!我要妈妈!”;而是关心自己的任务、送鸡毛信。“鸡毛信……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海娃在心里 ……此处隐藏4045个字……的一种坚决反抗日本军队、爱国的情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些情感与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他是一个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

我读了《鸡毛信》之后,决心向海娃学习,做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热爱生命的人。勇敢-----不怕鬼子、意志坚强——想尽各种办法坚持把信送到的精神所感动,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不怕困难.坚持.想尽办法 ,珍惜现在有幸福的生活努力学好本领,为未来社会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鸡毛信》读后感12

在抗日战争时期,14岁的儿童团团长张海娃接受了爸爸交给他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把一封插着三根鸡毛的紧急信件送到张连长手里。海娃拿上羊鞭,赶上了羊群,踏上了征程。可是没走多远,就在山谷前碰上了敌人,海娃无处躲藏,为了确保鸡毛信的安全,他想了一个好主意,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猜猜看,海娃会把信藏在哪里呢?

聪明的海娃把鸡毛信对折,藏到了一只老绵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躲过了一劫。可是敌人要求海娃跟着他们,把羊杀了吃,海娃不能拒绝,只好顺从地跟着他们来到一座小村庄前。晚上,敌人们横七竖八躺倒了一屋子,把海娃死死地堵在了中间。海娃心想:“他们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想到这里,海娃躺不住了,等敌人都睡着了以后,海娃蹑手蹑脚的爬起来,溜到了羊圈跟前,从老绵羊尾巴底下取出鸡毛信,揣在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跑得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敌人的魔爪,可没走多远,海娃又被敌人抓去给他们带路,海娃把他们领着走上了羊道,用狭窄难走的羊道甩掉了敌人,经过了一番曲折和跋涉,海娃终于把鸡毛信送到了张连长手里。靠着这封鸡毛信里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的敌人,海娃知道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机智的海娃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故事却被一代代后人传颂。同学们,让我们对先辈们鞠个躬(弯腰、鞠躬),谢谢他们的勇敢和牺牲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时刻牢记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好好学习,努力让自己从小鸟变成雄鹰,从祖国的花朵变成栋梁,在祖国妈妈的阳光沐浴下,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鸡毛信》读后感13

最近,我读了《鸡毛信》这本书,结识了抗日小英雄海娃,而且书里的故事真是妙不可言,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书里的内容吧。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某抗日民族根据地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接受民兵交给的任务——给八路军的张连长送鸡毛信。

海娃一边赶着羊群一边往目的地赶去。路上遇到了鬼子盘查,海娃说自己是平川地的放羊娃,为了不让鬼子发现鸡毛信,聪明的他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上,成功的躲过了搜查。鬼子队长久原没有起疑心,让海娃带路去龙门村扫荡,海娃急中生智把他们引到了石公山。龙门村越来越远,石公山越来越近。一到石公山,海娃就不顾一切的向山上狂跑。鬼子的马上不去山,而且对山路不熟悉,只能慢慢的往山上摸索。海娃跑着跑着,觉得羊群容易暴露自己,于是丢下羊群自己一个人跑了。

不幸的是,被黑狗子歪嘴发现,马上告诉了一名同行的鬼子,那名鬼子掏出枪照着海娃就是一枪,海娃的手被打中了。他大喊:“八路军叔叔!下面有鬼子!打呀!”就在这危急时刻,张连长带兵赶到了,发起了攻击,全歼敌军。海娃把信交给张连长,随后就晕了过去。张连长看了信,就马上命令部队去打炮楼。炮楼里面的鬼子和八路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其中一名叫做刘三的同志冲上去把鬼子首领杀了,张连长随即命令爆破手去炸炮楼。只听“轰”地一声,炮楼被炸了半边,有几位年轻的同志进入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

海娃的勇敢得到了张连长的嘉奖。

海娃虽然也是个小孩子,但是他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要学习他的临危不惧,学习他的信仰和他永不言弃的精神。

《鸡毛信》读后感14

上个星期我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被小英雄海娃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动着。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天,海娃的爸爸让海娃去送一封鸡毛信把它交给八路军,在途中遇到了鬼子被抓,但是,海娃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手里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海娃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在送信的途中遇到敌人,他灵机一动把信藏到了一只老羊的尾巴下面,不慌不忙的赶着羊群,敌人抓住了他让他带路。到了晚上,敌人又冷又饿就去杀他的羊吃。就在这时一个敌人抓住了藏鸡毛信的那只老羊,眼看鸡毛信就被发现了。海娃大声喝道:“你这人真笨!老羊的肉又老又硬不好吃,怎么不抓一只小样呢?”敌人听海娃说得有道理便放下了老羊,像饿狼一般去抓小羊了。海娃看到自己的羊被敌人杀害,心疼得落下了泪水。

我还觉得海娃是个十分坚强的小英雄。一天没吃东西的海娃又冷又饿的躺在地上,还被敌人监视着。可是海娃没有叫一声苦,而是想着怎样才能逃脱敌人的魔爪,把信送出去。想着想着,又冷又饿又累的海娃睡着了。梦中他梦见了他的朋友和爸爸责备他没有把信送出去,还在这里呼呼睡大觉。他突然醒了,悄悄地来到羊圈里找到那只老羊取下鸡毛信藏在身上。忽然羊叫了一声,好像知道它的主人海娃要扔下它们离开了。海娃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管他的可爱的羊。趁着黑夜冒着风雪,艰难地把信送到了八路军的手里。

是啊,海娃是个机智勇敢、坚强的小英雄,他不辱使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他是我心中的小英雄更是我心中榜样。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小兵张嘎……然而现在,我生活在这么幸福的社会里,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天。

《鸡毛信》读后感15

这是描写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它发生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里,在那时候,有着千百个这样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孩子是个放羊娃,十二岁了,就在这后山沟龙门村里长大的。他的名字叫海娃,海娃放了四年羊了。他是龙门村民兵中队长老赵的儿子,海娃自己呢是儿童团团长。天天拿着红樱枪在这前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的敌人的距离。那边山底下,远远地、黑乎乎的冲在前边的就是日本鬼子的炮楼,这个炮楼,常常派驻很多鬼子兵到山里祸害老百姓。炮楼里头住着一个鬼子队长,名字叫猫眼。

这时候,中队长告诉大家一件事:炮楼里空了,就剩下猫眼跟两三个鬼子和十来个伪军看家了。队伍要去打,一进去就接应,递出个 鸡 图来,上面画着从哪打进去的路线。

中队长给海娃一封鸡毛信,让他送给张连长。路上遇见了进山扫荡的鬼子,他把鸡毛信藏在了羊的尾巴下面,海娃和羊被鬼子捉走了。鬼子进了一个村子去搜粮食,但是,没有找到一点粮食。晚上,鬼子捉了几只羊,把羊都吃了。海娃在天亮之前逃走了,他带着鸡毛信,走了很远的路才发现鸡毛信丢了,他按原路返回,找到了信,却又被鬼子捉回去了。鬼子让海娃带着他们去龙门村,海娃却带着鬼子到了石公山,海娃甩开了鬼子逃走了,海娃找到了张连长,把鸡毛信交给了他,自己却受了伤。张连长带着一个排去攻打炮楼,把炮楼打下来了,并且把猫眼捉住了。之后,海娃就继续放哨。

海娃是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他用他的机智、聪明和勇敢打败了敌人,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向海娃一样勇敢地面对。

《《鸡毛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