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我的日记8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日记 篇1
月牙般的眉毛,明亮的眼睛,细小的鼻子,再加上那张能说道的嘴巴,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因为数学老师姓荣,所以我们就叫她荣老师。
荣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有时你考试的成绩不好时,她会用那双眼睛鼓励你再接再厉,当你的考试成绩好时,她会用用眼睛告诉你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
荣老师还有一张小巧的嘴巴。上课时她那举一反三的嘴巴,把一道道难题讲的通俗易懂,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荣老师还有一颗喜欢帮助别人的心,无论谁提出问题,她都会一丝不苟的讲到你理解为止。课堂上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荣老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直到解决为止。
荣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她先讲课,然后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堂作业,当我们做作业时,荣老师就会来回转,观察有没有不会做的同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无论谁做完后须经荣老师经检查通过后,你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如果有错,你必须改正后才能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一次,荣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亲切地说:“光舜,你看上学期你的数学学的那么好,作业写的'也认真;你看,表扬了你以后,你就骄傲,造成现在成绩下滑,作业书写的也不认真!这学期让你当课代表就是为了鼓励你啊!”荣老师喝了一口水,接着说:“你以前做题又快又准,现在呢?只剩下快了,这样可不行;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这样发展下去会害了你!”“荣老师我记住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片苦心,并且我一定会当好课代表!”“好,那就好!”过了不久,我的数学成绩进步的很快,期末考试离满分只差两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那张小巧的嘴巴,还有那颗善良的心。
我的日记 篇2
今天是星期六,我早上8:10起床、洗漱。8:20我开始写作业,8:30是吃早饭的.时间了。8:40我跟奶奶约好一起到棋院,我可以在那里安静地看大人下棋,可有意思了。9:00到11:00是我上课的时间。
11:30我和奶奶一起去逛超市,买了很多东西,12:30我们才到家。回到家,妈妈已经煮好饭等我们了,12:50就开始吃午饭了。
下午1:30,我又开始写作业。到4:30的时候,妈妈允许我看电视,我很开心。5:00我休息了一会。
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了,6:30我们吃晚饭,吃完晚饭,7:30,我陪奶奶在小区里散步,一会儿,我们就回家了。洗完澡后,9:30我就开始睡觉了。
我的日记 篇3
“五一”节快要到了,因为“五一”节重在“劳动”,所以爸爸带回到老家舞阳,去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土豆地里的萝卜叶
我回到奶奶家的院子里,走到土豆地前,正当我蹲下细看土豆叶时,突然发现有一个和土豆叶子不太相同的.叶子,我喊:“你们看,这时什么?”爸爸看了一眼,说:“用的着跟发现新大陆一样吗?”顺手一拔,出来了一个白色的东西。我惊呼:“萝卜!”我朝爸爸投去质疑的目光,爸爸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留下来的萝卜想开花结果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中午吃饭时,奶奶让我报菜谱,我报:“蒸面条。”奶奶说:“那你去抽几根蒜薹。”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我跑到蒜地里,抓起根就向上拔,姑父看见了,大笑:“盼盼,不是那样拔的!”姑父一边说,一边俯下身子教我。只见姑父找了一个在这株叶群是最顶端的一根叶条,捏住与蒜茎最近的部分,慢慢的轻轻的向上拉,蒜薹便抽出来了。我如法炮制,很快就拔了一篮子又细又长的蒜薹。
吃过饭,我左转转,右瞅瞅闲得无聊,这时爸爸捅了捅我说:“咱们俩锄地吧!”我一听,非常高兴,我先拿来了铁锨,把土从里到外翻了个透。在深色的土里,我看到了一条蚯蚓,便和大家讲了一个关于蚯蚓的笑话,大家都被我逗得开怀大笑起来。
正当我大功告成,准备报捷申请褒奖时,爸爸说:“你干完了?”我点头:“是呀,我可是把地翻了个遍呢!”爸爸说:“翻好之后还得整平呢!”爸爸握着我的手,一下一下把地整平,又撒下了菜种,地才算种好了。
回了趟老家,出了这些“囧事”,也正是这些“囧事”,让我知道了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的日记 篇4
人生的旅程好比一座永远爬不完的山,学习也是如此。
学习是永无止尽的,然而也正如这座永望不到尽头的山,曲折的山路,蜿蜒的山径,要想到达它顶头的人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不是吗?
每年迎接我的都又是一座全新的山峰,多少人渴望,迫不及待的.想登上峰顶,但难关重重,有人选择放弃;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弃权;但我选择挑战。迎难而上尽管这道路上有数不尽的绊脚石,但我选择用勇气十足的信心来应对。
今年,我已拥有挑战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坚强的毅力,持久的恒心,迎接我的每一关都是知识的宝库。迎接我的第一关是:读课文做到声情并茂,以往读课文并没有太大的在意,平平淡淡的读完就算了也没太放在心上总想,不就读课文吗?谁都会,但错了,读课文要深情的朗读而不是马马虎虎添字减字的读。第二:做好预习。预习笔记要注得详细,而不是寥寥几笔带过,旁注我总是写几句就算了而不是写自己的肺腑之言,如此一般又怎能登上山顶呢?为此我为自己制定了几条计划:
1、每天至少背一段课文的佳句,注重积累,加强自己的语感。
2、做好每课的预习笔记,使自己更快融入学习的范围,更快掌握目标。
3、在课堂上不能做一个一言不发的书呆子,勇跃举手,积极发言。
4、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巧妙的应用到生活中去。
总而言之,计划加行动变为动力,只有登上高峰的人才能看到阳光与一切美景,而山底下的只能在一旁羡慕山顶的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的日记 篇5
转眼已经放假一个星期了,在这七天里,生活是惬意的。每天中午陪儿子写作业,下午陪他玩耍。晚上悠闲的看看电视,真正体验到了假期的轻松与舒适。
一个星期的时间,儿子的收获满满的,完成了寒假作业两本,预习了新语文课本一个单元(背会了课文,认会了生字),但我的心里空空的,因为我的任务没完成。
从今天开始,儿子的学习又有了新的`安排,在过年前这几天里,重点放在读背积累和练字方面。(儿子的字写的不太好,一定要在这个假期好好的练一练)我要一如既往的陪同他。不同的是在这几天内我也要有自己的按排。写一写下学期的教学计划,读书计划,班级管理方法等,另外也要向儿子一样完成我的学习任务。
相信以后的这几天时间会过的更充实!
我的日记 篇6
在暑假里,我每天都在幻想,什么时候上学,学校里有操场吗?可当我真正走进学校的时候,才发现只有“困”这个字来形容我。
“叮铃铃——叮铃铃——”这是我讨厌的声音——闹铃。我在床上打了两个滚,可这讨厌的铃声仍在继续,我只能机械地爬起来,闭着眼睛去刷牙,“咦?什么东西那么难喝?”睁开眼,天啊,我把刷牙水给喝了!我用力地捶自己的胸口,干咳几下,吐不出来,不要啊!我不想这么早就逝世了……
上最后一课晚自习时,我的'眼皮似乎有十几斤重,忍不住要合上。我自扇几个巴掌,提醒自己不能睡!可事实偏偏相反,只听“咚”地一声,我的头砸在了桌上,脑袋嗡嗡地响。看着眼前的小古文,我思绪万千,开始了胡思乱想:为什么青蛙要在井底呆着呢?难道是睡眠不充足,太困了,跳不上去?好像是这个道理。嗯!我自顾自的点点头。突然,眼前闪过一个人,这个颜色,这双鞋,好像……胡老师!我立马回过神来。
终于放学了。我可以躺在那张舒适又温暖的床上了,顿感睡觉是人间最幸福的事,没有之一。可是,我还要背书……
初中三年是很苦,是很累,但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我的同学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并不孤独。我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早睡早起,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懒散、拖拉,加油!
我的日记 篇7
我在迎新的大巴车前
忙碌的机场迎新工作终于结束了。
这一周里,我和我的队友们大约接待了1400多名前来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安排他们入住各自的宿舍。看着一张张由于舟车劳顿而略显疲惫但充满憧憬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站在曼城的机场,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设想,准备迎接在英国全新的学习与生活。
迎新
说起这份工作的申请,还穿插着一段小小的“插曲”。由于学校的工作一般比校外轻松,而且pay也要稍高一些,于是,每当学校刊出类似的招聘广告时,都会有大量的学生进行申请。在第一轮的简历筛选中,很不幸地,我落选了。但是一周之后,学校还是通知我参加面试,原因是学校预计接待大量的中国新生,而第一批的shortlisted名单中并没有中国学生,于是,我很幸运地得到了“替补”机会,并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事后问起身边一些二,三年级的中国学生,他们都表示自己在一年级时也有过申请,可是失败了之后觉得竞争非常激烈,就没有再进行尝试。这让我为他们错过今年的机会感到惋惜。其实由于中国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在迎新活动中开始刻意招募一定数量的中国学生,以便于能和初抵英国的中国学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这里的学习和生活。而由于一次的申请失败而放弃今后的机会,或者是抱着雇主总是倾向于本地学生的想法而不敢尝试的话,多多少少有点患得患失的味道了。
机场迎新
由于我在这次接新工作中担任Bus Manager一职,负责机场欢迎学生,并带领他们入住各自的宿舍,很自然的`,我和新生之间有较为近距离的接触。工作的第四天,75名在国内完成预科课程的中国学生抵达机场。可能是由于当时机场正在进行安全管制措施使得情形有些混乱,又或者是这些学生从小到大第一次独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当我试图和他们用英语交流时,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显得茫然失措,紧张地甚至连自己的住宿地点都无法说清。当我最终使用中文询问他们时,有些学生的脸上明显流露出不满情绪,似乎是在责怪我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坚持对他们说“洋文”。
事后想想,当时,我可能没有考虑周全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机场管制带给他们的冲击。但我也希望这些新生能够明白,既然选择了来到英国留学,是无法让这里的英国人去适应你的语言,你的思维和你的习惯的。也许我给予了他们抵英之后的第一次语言冲击,但也许冲击来的太早并不是坏事,至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抓紧时间去磨合和适应这里的环境。毕竟,最终我还是“改口”来帮助他们,而今后,当他们不得不独自去面对许多留学中碰到的问题时,是不会有人耐着性子,用他们的母语来帮忙的。
我的日记 篇8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屈指算来,我离开戴老师那温暖的大手,已经将近五年了。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迎接我的便是戴老师的笑脸,原先我很兴奋,可当爸爸妈妈松开手要走时,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就在我哭得最厉害的时候,戴老师如及时雨一般,用婉转的声音对我温柔的说:“不要哭,你看,离开了爸爸妈妈还有我们大家,老师和小朋友们会一直关心你,帮助你、与你一同度过这美好的幼儿园时光的。”听得老师的话,我竟破涕为笑,原先的伤心都化作一缕青烟,瞬间消散。
从此,我的`幼儿园的愉快生活,就这么开始了。可是并不是说每美好的生活就不会有阻碍。
我不喜欢吃萝卜、黄瓜,这类蔬菜,可偏偏每隔两个星期,幼儿园就会有一次扬州炒饭,而在扬州炒饭中,就有黄瓜和萝卜。吃到扬州炒饭时,我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大口地吃起来,可我没有动口。戴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异常,轻声对我说:“怎么了?不喜欢吃吗?”我如实答道:“嗯,我从来不吃黄瓜和萝卜。”老师笑着说,那你试一试,其实它们都很好吃的,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果然和戴老师说说一般清新可口。戴老师见我吃了笑着说:“好吃吧,小心点儿别呛着。”说完拍了拍我的肩膀,继续去照顾其他小朋友了。
戴老师就是好是我的“第二个妈妈”,处处为我们着想,也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与我们快乐的相处,她就像春天的使者,既慈祥,又温暖。
现在戴老师可能已不记得我了,可是,戴老师,在我的记忆宝库里,永远都有你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