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日记4篇【实用】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日记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日记 篇1
没来博兴上学之前,我在农村生活了六年多。农村的生活丰富多彩,最让我难忘的是夏天的晚上和妈妈一起捉知了猴的事。
天刚刚黑,我和妈妈就到门前的小树林里捉知了猴。我拿着手电筒,一会儿照照树下,一会儿照照树上,仔细地“排查”。突然,我发现地上有一只知了猴正想爬出洞,我心里一阵狂喜。小心翼翼地伸过手去,想把它从洞口拽出来,谁知,知了猴机灵得很,它用钳子夹了我一下,趁我放手的工夫,很快又缩回去了。我在洞口扒拉了好大一会儿,可手指头就是不能把它从洞里拽出来,怎么办?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妈妈不慌不忙地对我说“子涵,你去拿根树枝,我有办法了”。我琢磨着:妈妈在搞什么名堂?
树枝拿来了,妈妈把树枝插进小洞里,然后静静的等着知了猴上钩,直到小树枝不停晃动的时候,就一个猛劲把树枝提上来,抱着树枝的知了猴也就被带出来了。
当然,有时候碰上更鬼的知了猴,这一招也是不灵的。它缩下去之后,很长时间都不再上来,插树枝也就没用了。不过不要紧,对付它们,我和妈妈还有高招——水攻。往知了猴的洞里灌一点水,不一会儿,它就会慌慌张张的爬出来,我就轻轻松松把它“生擒”了。
嘿嘿,没想到吧?抓知了猴还有这么多学问!
知了猴很难找,但我和妈妈每晚都能捉五、六只,每天早上我都能吃上又香又脆的油炸知了猴。
我喜欢吃知了猴,但更爱捉知了猴,我爱这多彩的乡村生活。
生活日记 篇2
为了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定期开展“生活技能大赛”。今天又是大赛的日子,同学们早早的在操场摆开了战场,到处是欢声笑语。
我们先比削苹果,但可不是比谁削地快,而是比谁削地苹果皮长!
比赛开始了,我坐在地上,把苹果放在膝盖上,右手扶牢,左手紧握削皮刀,用左手大拇指一点一点的向前推着削,突然,手一滑,我削断了,只好重新开始,结果是越削越短。最后,老师说我削了三条长的。
削完苹果后,我们又去包水饺,我本以为我们组能包上三十个就不错了,可是包完后一数,天啊!我们竟然包了一百多个,虽然形状千奇百怪,但是毕竟是我们亲手完成的。
最后一项,也就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品尝劳动成果。同学们你争我抢的把水饺煮熟,性急的`用手抓起水饺就往嘴里填,结果烫的呲牙咧嘴,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吃了一个,哇!——真香啊!
消灭了所有的水饺、水果,今天的比赛就圆满的结束了。“生活技能大赛”,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生活日记 篇3
一个十七岁的男孩,谈生命,或许真的是无稽之谈吧!毕竟,在大人的眼光中,仅仅过了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只是个刚刚脱了尾巴的小屁孩,没有历经人生的沧桑,又怎会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呢?但,在我们心中,不也完全如此,毕竟,我们也走过一段路呢!
茶与可乐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杯茶,清淡而雅致,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瓶可乐,呛人却内含万千劲道;还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可我认为,用茶与可乐描写最为合适,既有茶的清淡,又有可乐的呛口;既有茶的雅气,又有可乐的劲道。平静一生,宁静而致远的人,说生活很像一杯茶;奋斗一生,艰苦而创业的人,说生活是一罐可乐。而我,这种有时平静、有时波澜的生活,却更像二者的融合,雅而劲。
笑与不笑
我们的生活,总在笑与不笑中徘徊,也许发生如此叹息,全爆“仰仗”我的一些经历吧!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静静地站在桥头等车,静静地,时光一分分过去,几十个人挤在了一起,有了身体的摩擦,却少了寒暄的热闹,有了眼神的对视,却少了慰问的语言,明明近在咫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远似天涯,漠然的脸上写满不屑,“高贵”的心态把自己伪装成一只白天鹅,只剩时间在流逝,过去,我在家乡学会了笑,但,这是我所生存的环境吗?刚上车时的笑容凝绝了,从此,我学会了不笑,而现在,我又在笑与不笑中徘徊。
直与拐角
漫无目的走在似乎永无尽头的大街上,无聊,我踏在坦平的马路上,心中却疙瘩丛生,变得崎岖,忽一抬头,原来路已尽,面前,是一堵厚厚的墙,原本的愁又添上了重重一笔,左顾右盼,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是道的那一边,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吗?持着怀疑的心态,不顾迷失的`危险穿过叠障的房舍,一下子走到了尽头。真的,在这里有一条更热闹的大街,那不是尽头,是拐角,人生,也许是这样个拐角吧!穿过层层困难,得到另一片蓝天。
机器与文明
生活,渐渐好转,由以往的“手脚时代”到了先进的“机械时代”,一台台崭新的机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取代了最原始的行为方式,小车取代步行,挖土机取代了农锄……先进的机器为人们省下了不少的心血,是智慧的结晶。但,机器也在渐渐吞噬人们的文明,渐渐地,它们会拥有思想,渐渐地,它们去禁锢人们的行为,人们挖好了一个洞,却自己跳进去,葬送了自己。文明在地图上消失,冰冷无情的机器取代了主人的地位。
结尾
十七岁,我们在思考着什么?
十七岁的我们,有自由飞翔的天空。
十七岁的我们,过自己的生活。
十七岁的我们,在这个多愁善感的雨季里。
十七岁的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生活日记 篇4
这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幽默小说,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农场里,在一片纯真的乡间田野上,作者透过小主人公的生活,展现出一个欢乐而惊奇的幸运之夏。
加妮特在干涸的河床上发现了一枚银色的顶针,几个小时后,一场大雨结束了农场长时间的干旱,也让加妮特情不自禁地认为这枚银顶针是一个神奇的护身符。流浪儿埃里克来到了林登家,并成为了家庭里的一员。他与林登家的孩子们成为好朋友,而加妮特也被他的冒险经历深深吸引。在邻居的帮助下,新谷仓建立起来,加妮特精心照料的'小猪蒂米在县上赢得了蓝绶带。每天都全有惊奇的事情发生,正如加妮特所想,是这枚顶针造就了这个神奇的夏天,这就是“银顶针的夏天”。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伊丽莎白。恩赖特,这本书曾获193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展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农村祥和、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和风光,令人陶醉。
要是我也一枚银顶针就好了,我也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的生活也出现许多的惊奇,让世界上充满更多的神奇,让每个人都被幸运之神带来许多的惊喜,让人人脸上天天是灿烂的笑容,天天有好的心情。
这是我第六次阅读这本书了,如果说前几次是走马观花,那么这次我可是认认真真地品尝了一篇,对许多的人物和事物也有了另一种看法,让我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让我融入到文中和主人公一起探险,别说,这真是书读百遍其意自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