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景的作文(精华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景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景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其中,坐落在贞山区的贞山,那里鸟语花香,你去了必定流连忘返。
一进门口,一块牌坊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贞山雨霁”。进了大门,走到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水泥路的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棕榈树,好像一排威武的哨兵,日日夜夜守卫着自己的家园。这条水泥路的左边是一片葱郁的荔枝园,还有一个烧烤场,节日里游人如织,共青年人玩乐。右边是一块绿茵茵的草地绿地毯似的,中间种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微风吹来,野花顺风飘动,那香味一定令人陶醉。草地上有两个大小不一、水平如镜的人工湖。大的清可见底,小的.绿如翡翠,湖中心有一个贞仙女,微风吹着她的裙子,使湖更加有生气。
沿着迂回曲折的小路,一间壮观雄伟、香火不断的贞仙祠出现在眼前。人们经常来这里拜神、烧香、祈福。从贞仙祠出来,向左边的路走去,以讲故事故乡的竹林明堂展现在眼前他可以供人们休息。
走到最上面,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形的七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有名的天音塔。天音塔八个角上都挂有铃铛,一阵风吹过铃铛闷酒唱起一首欢迎游客的歌,好像在说:“朋友,欢迎你!”等上天音塔最高层,向下望,禾苗已经披上了绿装,我想:丰收时节到了。看了下面,再向远处极目眺望,绥江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像有无数的金子掉在水面似的。旁边的高楼大夏像雨后春笋般处处林立;江滨堤园像一条长龙,围着四会。
贞山处处藏有生动美丽的景色,希望五湖四海的人能到此一游。
描写景的作文 篇2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蓝蓝的天空又高又远。洁白的云朵变幻莫测,小羊刚把这边的草吃完,马儿就飞快地奔跑起来,瞧,那边的小兔子正在吃胡萝卜呢!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像走方块队的小学生一样有秩序。
秋天的田野是金黄色的。田野里稻子金灿灿,高粱举起了火红的火把,等着去点燃下一届奥运会的圣火呢!水稻也成熟了,农民伯伯把它们摘下来,准备磨成面粉给大家吃。
果园里鸭梨点起了小灯笼,尝一口,甜甜的,梨汁从嘴角流出来。苹果红彤彤的,像小姑娘的脸颊。橘子也变了颜色,从青色变成了橘色,尝一口,酸酸甜甜,好吃极了!
听了我的描述,你是不是也觉得秋天很美呀?
作者:夏铭泽
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它好像有一盒颜料,把大自然打扮得那样美丽。
看!天空的大雁一会儿摆成个“大”字,一会儿摆成个”一“字,它们像被训练过似的`,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南方。
看!秋天拿出了它的颜料盒,把红色给了苹果,把橙色给了橘子,把黄色给了香蕉……它们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
看!落叶落在了小河上,当有人来到小河前,水里的鱼犹如闪电般慌张地逃走了。
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描写景的作文 篇3
在我的眼里,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山上的枫叶被秋风染成了红色,夹在绿色的山林中,好像一幅油画。院子里,金灿灿的桂花开了,香味扑鼻而来,还有白色的'、黄色的菊花和鲜艳的一串红等竞相开放。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秋天的景色。
秋天真美啊!我爱秋天!
描写景的作文 篇4
桃花源离我校十多公里,位于桃源县的水溪镇附近。面临滔滔沉江,背倚巍巍青峰。桃花源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以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而闻名于世。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上午11时许,我们到达了早就心驰神往的桃花源。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座高大耸立、造型别致的砖石牌坊。牌坊的横额上“桃花源”三个大字古朴雄健,苍劲有力。两旁是一幅“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的'对联,首先给人一种玄妙神秘之感。
我们随着人流穿过牌坊,向前行,展现在眼前的是桃树的世界,桃花的海洋。只见千万棵桃树一棵紧挨着一棵,在和风的吹拂下,株株婆婆起舞,各具风姿,在不住地向人们招手、点头。桃花一朵紧贴着一朵,争奇斗艳,在向人们含笑问好。远远望去,一树树桃花有如红云翻滚,又如赤霞飞流。见到这美不胜收的奇景,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这里真不愧是桃花之源,“桃花源”这个名字的确美妙、贴切。
桃花源不仅是桃树的世界,桃花的海洋,也是竹的天地。我们一路漫步来到“花海”的彼岸,跨过“穷林桥”,穿过碑廊,到了“方竹亭”。那青翠欲滴的方竹,眼观是国,手摸是方,有棱有边,如刀削成。正因为如此,那座方形的绿色琉璃瓦顶的三重飞檐的亭子,便以“方竹亭”命名。
从方竹亭溯溪而上,只见一座造型优美、雕梁画栋的木制桥梁横跨在桃花溪上,那就是“遇仙桥”。相传早年有一年轻女子在此溪边遇难,多亏一位神仙搭救。人们为了求得神灵相助,便修此桥。人们有难便常来此桥,指望能遇神仙相助。
由“遇仙桥”向左沿一条石板路拾级而上,就是“桃花观”。“桃花观”雄踞于桃花山主峰的危峰之上。站在“桃花观”纵目眺望,只见四面青山座座,苍翠兀立,水溪镇的建筑物一览无余。
从“桃花观”出来,沿桃花山循坡而上,成片的苍翠松林覆盖着山林,尤以一棵直插云霄的大古松,更是引人注目。它在树群中高高挺立,有如巨伞高擎,又如鹤立鸡群,相传此树为明代仙人所植。它与黄山“迎客松”相比,也毫不逊色。
桃花源还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无奈日已西斜,返回的哨声已响,我只得和同学们一步三回首地走出了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