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作文

时间:2025-01-20 18:00:00 叙事作文
[精华]叙事的作文7篇

[精华]叙事的作文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叙事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叙事的作文 篇1

夏日的夜晚,繁星点缀漆黑的夜空,月光照亮乡间小道,知了在树上概叹夜的美好。

夜深寂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已进入甜美的梦乡,我独自走在乡间小道上,温热的风丝迎面吹来,萤火虫在田边飞舞,一闪一闪的'。沉寂在夜色中的我,发现了一个身影在田地中。咦,那不是王婆的瓜地吗?王婆婆还在劳作,不可能啊!王婆婆的腰椎病犯了,不可能是她啊,她很多天都没有浇过地了,村子里的人说要帮她浇地,他死活不肯麻烦,人家说要瓜地荒废算了,下一季再种,不想麻烦别人。我心中想起王婆婆所说过的,所以不可能是王婆婆。

到底会是谁呢?我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二种,他要干什么呢?偷东西不可能吧,他看起来那么老实,不会吧!哎,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我暗想的同时也暗定下自己的结论。只见他拿起王婆婆的水桶。哎,没想到啊,他竟然是这种人!我暗想着。同时,停驻下自己的脚步,想看看他到底要干啥。只见他在帮忙婆婆家的瓜地一行一行的浇水。月光下,他担着水穿梭在王婆婆的瓜地里,在水沟与瓜地间来回走动。他不停的浇水,似没有一丝疲倦,未曾休息,直到把整块地都浇完了,他才坐在田埂上休息。在他休息的时候,他发现了我,赶忙向我走来对我说:“千万不要告诉王婆婆啊,他的腰椎病犯了,瓜地都没有浇过水了,要是这么大一块地枯萎了,荒废了,多可惜呀,我来帮忙浇浇,她又不肯让别人帮忙,我看到她家的灯关了,应该睡觉了,我就过来帮帮忙。”他千叮万嘱我,让我不要告诉王婆婆,接着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了。

这个夏天,王婆婆家的瓜地大丰收,瓜苗没有枯萎,瓜地没有荒废,只因善良的“二丑”。王婆婆请大家吃瓜,没有人想到瓜苗没有枯萎,西瓜大丰收是什么原因。都认为是王婆婆的运气好。大家都说王婆婆的福气好、运气好,“二丑”也在其中……

叙事的作文 篇2

周五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找自己的绝招。这可让我为难了,我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到。

黄诗儒,该去跳舞了。这时外公在外面催我,我忽然有了灵感,大声地说,我的绝招是跳舞。可是跳完舞回来,我总觉得我的`绝招还是少了些什么,于是我跑过去请教妈妈。妈妈说:你从四岁开始学跳舞到现在,中间最需要的是什么?”坚持不放弃“我脱口而出,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回想起来也是的,记得刚开始学跳舞时要练基本功,下腰,劈横叉、压腿,每次都痛得我眼泪水在眼睛里只打转转,每每这时老师和妈妈都在旁边鼓励我,就这样无论多痛我都坚持了下来。我现在学舞蹈已经有五年了,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痛,舞蹈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还参加了好多次的大赛捧回了好多奖状呢!

小朋友们,我的绝招是不是很厉害呀?今后我还要把我坚持不放弃的绝招放到学习上,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叙事的作文 篇3

环保这个话题已是如今全上海、全中国、全世界共同讨论的对象,作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更应该为我们将来的生活环境而考虑。

有一次,这时已是9时了,在外出补课放学的路上,我发现有两片地区的民宅楼顶的避雷带上都是一片一片的灯光,在这儿灯光的照耀下,天空中原本的漆黑现在一下子变得光彩夺目……

但是,我怕他们没想到,在这样的“浪费”下,他们不知道像这样用带有颜色的日光灯来中这样整片整片的地区,浪费资源,假设用节能灯反而可以节省不少的电力资源,而且,像上海这个城市,能够使用到的环保资源可谓少之又少,而且就在暑假中,政府已经告诉过百姓暑假中可能因为电力不够儿要停某些地区的电,而如今,政府却为了城市的整体美观而把百姓的利益放在了第二位,自己“玩上了”,我也真不明白,政府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上,老百姓在那儿因为没电而叫苦连天,政府却在这里自娱自乐,毫不顾及到百姓的感觉。

还有一次,已经是8时了,我也是从补课的学校回来,当我路过“联华超市”的时候我发现在超市中的大约100多个平方米左右的地方中,竟然有大约56盏日光灯一起闪烁着,屋子里却是被找到的地方的亮度与外面的漆黑一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我发现超市里的那些服务员毫无“心疼”之心。

对于这里的心疼,我有两种解释:

首先,我心疼的就是我们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其实,这一件事与前一件事是差不多的,他们所用的自然资源:电,完全可以用更为节能的节能灯,从而把多出来的电资源用到更多的地方,更多的给那些整天生活在漆黑中的人们,而不是像这样灯火通明,浪费资源。

其次,我心疼的就是所教的电费钱,虽然不是我们家所付的,但我也是非常心疼的,那么多盏灯,我相信电费是相当的贵,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统计:

每天至少开10小时的'“超强功率”的灯,12小时“低功率”的灯。“超强功率”就是指56盏灯全开,“低功率”就是指至少要开20站的灯,此外还得加上冰箱的电、电视的电……

我在这里,有一个对政府的提议:不应该在全球的自然资源都十分紧张的时候还使用那么多的电,若是实在想让全市变得更明亮,就多用一些节能灯,那这样既可以节能,又可以给大地带来更多的光明,正是一举两得。

同时,我还有一个对于所有班集体的建议:我们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一个“环保箱”把喝下来的饮料瓶子、用下的纸盒子等放进“环保箱”,把这些卖掉之后,可以作为班费,服务班级中的同学。

环保事业,人人有责。

叙事的作文 篇4

很显然,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假日的端午节,它本该是欢乐的;作为“5·12”国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它却是苦涩的;作为适逢千万学子高考赶考的小长假,它又是忙碌而紧张的。

这样一个多少有些五味杂陈的端午节,它的节日味道似乎被“冲淡”了。毕竟,数万个同胞的生命已随风而去,数百万同胞心中仍缠绕着灾难的阴影;千万个家庭正为高考考场里的孩子而坐立不安、心怀祈祷,又有十余万灾区考生尚处困顿,只能无奈遥望他乡的考场……

然而,也许正因如此,这个别样的端午节也给了每个人一个难得的契机,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稍稍停下脚步,认真思索一个问题:端午节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到底占有何种位置?

上溯历史——端午之起源,中国人公认的莫过于纪念不愿随波逐流、抱石自沉汨罗的千古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江中投入粽子,一是祭祀,二是喂饱鱼虾,希望它们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至于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虾,令其远离屈原的遗体。正因这种对伟大爱国者的朴素情感,让两千多年来的端午节具备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种爱国主义的道德弘扬,构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核,并对中华民族起到强大的凝聚作用。

民爱国、国爱民 ……此处隐藏1036个字……。当我跟他谈论学习时,他平淡地说道:学习有什么好学的!我现在只在乎我在学校的地位如何。”我被发生地这一幕惊呆了,心里想到无数劝阻的话,可我不知如何开口。我站在友谊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继续行走。

我们匆匆告别。我独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吹来的是青春那忧伤的风。

叙事的作文 篇7

生日刚刚过,接踵而至的就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灶君菩萨)上天的日子。

站在台历面前,依稀记起小时候的过年。

我八岁那年,祖父还健在,一到十二月时节,便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然有序。还经常搬来楼梯爬上灶屋屋顶,检查一下烟囱,瓦片。说是怕挡住灶君菩萨出来,而影响灶君菩萨的心情云云。据说,灶君菩萨是天神派下来监管人家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他高踞在人家的灶台上,嗅人家里的饭香酒香菜香,然后上天汇报结果,天神便根据这个结果来决定次年的丰收状况。所以很多人每逢初一十五都点起香烛来祈拜。而最后一个月,即十二月二十三日,灶君菩萨就在晚上上天禀报,于是每年的那一天更是格外小心,还要有准备将灶君菩萨吃饱喝足,等他上天醉乎乎的,什么都说不清楚了。等他在大年三十回来时候,什么都忘了,又是新的一年。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祖父就在灶王爷的神位上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届报平安。然后着手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碗供奉灶王爷,到晚饭后摆上黄酒,麦饼,果盘。烧些纸糊金元宝,糙纸,嘴里虔诚默念: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说善事,下届保平安……那有节律的音调,极像和尚诵经,到现在还依稀记得。

送过灶王爷,就是二十五的小年,小年时间家家户户开始准备食品杀猪宰羊,捕鱼,制作豆腐,米酒,煎炸麻花,地瓜条,米通小吃等等。那天起家里大人就立下三不准:小孩子不准说坏话,不准骂人,特别是不准摸人家的头,那头是年桔,十分的宝贵。

接下来的四天,就是一家大小赶集的日子,购年货,购买新衣服,对联,年画,海鲜腊味等等,那几天小孩子就常常缠着大人,希望可以带自己去上街,买烟花鞭炮,买玩具,书报。

好不容易盼到除夕,三十这一天,上午开始宰鸡杀鸭,年老的祖父又开始设案摆桌,端上猪头,大鱼,鸡,鸭,鹅,三鲜供奉祖先,天地诸神,庙宇菩萨等等,有必要还要挑着箩筐到祠堂里拜祭,又转到村口的宫庙里供奉。回来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就是挥笔写对联,贴门神利是,对联年画。沐浴更衣,燃放松子炮,以示除去旧岁。日落西山时分,就是一家人的团圆饭,格外的隆重,满台满桌的酒菜,大鱼大肉,一年之中就算这天最好了,由于中午没有吃饭,小孩子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纵然如此,也非得等长辈动筷之后才能动手吃饭,而吃饭时,眼睁睁望着大鸡腿,却不敢挑来啃,等长辈同意才迅速动手,不过不准打鸡头的主意,那是当家人的专利。饭碗一放下,祖父就开始发红包,压岁钱,我的压岁钱常常不过夜,一转眼就拆了买花炮,地鼠,流星炮,雪里红,转盘,杉炮,万花筒等等,然后邀伙伴们来到大广场里比赛,第一比衣服,鞋帽,看谁的新款流行时髦;第二比谁的花炮多,响,高;第三比谁的'单车技术,纸牌搏斗技术,摔跤搏斗……

比赛完后,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下一个节目将是特别精彩的看电影。村庄中间的小学旁边有个破旧的大礼堂,平时只是学生开会使用,到了过年就是临时的“电影院”,白天光线太强用来表演马戏游戏等等节目,晚上全是电影专场,记得那年最多人看的就是《婉君》,那夜全场爆满,虚无席坐,后面来的连站的位置都没有,破墙上的窗户里还挤进七八个人头,相比本村历史票房冠军《妈妈再爱我一次》感人多了。

最难忘的就是深夜的守岁,春节时间三天家家户户通宵达旦电灯,除夕夜,还要守住凌晨的十二点,不让时间过去,这样又表示多活一年。等到自己对着时针昏昏欲睡的时候,年果,茶点也吃得口干舌燥,新年文艺晚会也看不懂什么名堂,只是跟着大人在嘻嘻哈哈。深夜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了:开门!

在农村,除夕当晚,大门在天黑之前会紧紧关闭,等到零点时分,祖父就会搬出一串长长的鞭炮,拆下来绕在长竹枝上,然后架在墙上,用香烟火点着,“噼里啪啦——”伴随着浓烟,慢慢将长竹枝举起,一直提到外面直至鞭炮放完,此时,大门便不可以关,为的就是等到好运到来,财神爷到来……

啪啦啪啦,噼里啪啦,哗哗——

每每此时,全村同时就是响起震耳欲聋,此起彼伏的长长鞭炮声“开门”,相传,谁家的鞭炮越长,越响就表示今年越顺利。倘若一不小心断了火,也就要连同竹枝带鞭炮都要丢下河里去,狠狠吐几口口水,表示祛除衰气。

就这样噼里啪啦的声音会一直延续到天亮,有些人的开门时间不同,所以基本后半夜都不用睡觉,鞭炮一响,接着就是有人路上走过,惊起狗吠狺狺,雄鸡喔喔……

等天刚刚亮,家长就迫不及待大声喊:小伢子,起床了,看看有没有发财鞭炮捡啊?

——那声音拖得老长老长。后来才知道拾鞭炮本不是原来的意思,而是要养成好习惯,不睡懒觉,因为大年初一睡懒觉,会给水田的田腾塌陷。

于是大家匆匆忙忙起来,又是新的一年。放眼望去,家家户户贴对联,奏喜乐,吃大吉,穿新衣,一派喜气洋洋……

起床的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扫财神,就是将那些打过鞭炮的纸屑要往屋里扫,扫越多就表示越顺利,只能是扫鞭炮纸屑,其他的垃圾动也不能动,那是大忌。

大年初一,百无禁忌,就是不能去人家家里吃饭,除此以外随便,有些地方吃素,我们村里不管这些,因为这一天是全年最高兴的一天。

大年初二,走亲戚串门,在别人家吃喝玩乐玩两天,说不定还有几个红包带回来呢。

大年初四,就是新年里最隆重的节日,这天早上举行接财神仪式,在厅里接两张大桌子,供上了祖先神位,财神像,点上大红烛,大香炉,桌上摆上九碗大鱼大肉,果品点心。祖父身穿礼服,点香,行礼叩拜,倒三杯茶后,三杯酒,随即放起了一串鞭炮,这样表示财神接到家里来了,要好好供奉才会显灵。

初五后开始计划春耕作业。不过只是口头上计划,跟开会相似,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边喝茶吃特产,抽根土烟,谈谈新年计划之类。

接下来就是小孩读书,哥哥姐姐出门工作的任务,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很特殊,除了吃汤圆,猜灯谜外就是晚上有个特别的节目,夜游神。每个村子里,每家集资小部分经费,用于购买烟花炮竹,然后在正月十五当天每户抽出一个人,吃晚饭后集合起来,抬起已经准备好了的财神菩萨,前呼后拥,吹吹打打,敲锣打鼓周游邻村,多余的人则是跟在后面举火把。那个人家比较有钱的,看到游神队伍来了就会放起长长的鞭炮,烟花。游神队伍就会在他家门口停留一会,表示财神光临,吉星高照之意……

过了这一天,过年就表示告一段落了。似乎还在半夜就听到立春雨水的口哨在呱啦啦叫个不停了,而且一声比一声重……

以后就是背上重重的书包,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之乎者也加离离原上草。对窗外的小鸟啁鸣蜜蜂嗡嗡,桃花红梨花白只得在课间十分钟偷窥一下。

如今过去好久了,许多年也没有回去过春节,也不知道那风俗变了么?还能找回那份童真吗?还有那聚在一起吃团圆年夜饭的感觉吗?

《[精华]叙事的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