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数学周记范文集锦6篇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转眼一周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的收获,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写周记,就是在准备写周记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周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周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周记 篇1
上星期,老师上着数学课,我在下面漫不经心的听着,突然听见传来“同学们,我们明天用两节课做一个测试。”接着又传来“啊”一阵尖叫声。
我立刻精神起来,脑子还回忆着老师说的话,心一惊“惨了,考试,这节我学得一点也不好。”怎么办?怎么办?我那个汗啊!比热锅上的蚂蚁还要急,不管三七二十几了,先复习复习在说。累得我头晕眼花。
第二天,激烈的考试开始了,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全班人都屏住呼吸,终于发到我了,深吸一口气,开始写了,班里只有笔和纸之间的摩擦声。
我一看试卷,呵,还蛮简单,我做到第三大题,怎么这么难啊?快下课了,怎么办?算了,先写后面的吧!当,当当,当当当。下课了,怎么办,算了,先写后面的吧!我急得汗流浃背,终于又写完了一题,我稍稍松了一口气,可是难题又来了。
时间过的飞快,问了问旁边的同学还有多长时间,他告诉我快下课了,我一下就愣住了,心里还在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可念又想还是快点写吧!能写多少写多少。
又是那熟悉的声音“当,当当,当当当。”下课了,我正慌里慌张的写着,突然耳中传来“不要急,慢慢写,延长20分钟,写完的出去。”我的心平静了一点,慢慢写,可是,时间还是不够,老师让我们交试卷,我还有一题没有写,我想算了,还是交卷吧!
试卷交了上去,我松了一口气,可是还在埋怨我有一题没有做。
这次考试真是又可悲又惊险,唉,那一题空白真是丢脸!
数学周记 篇2
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事也离不开数学,我一上学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我上三年级了,老师给我们新发了一套导学案,而且,导学案是结合了数学课本的精华,我觉得导学案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不管我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写,有一次,我正在做导学案的时候,看到了一道题:一块长方形花园的长是25米,宽是15米,求这个花园的周长是多少米?我心想;这太简单了,于是我写完之后,交给妈妈检查,妈妈看了之后说;“你太粗心了,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写错了。”于是我又把题认真的读了一遍,原来它还有一道墙,我把这道墙也算上了,啊!原来数学是这么的灵活、变化无穷,一不小心就会写错。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最为奇妙的,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对待数学。
数学周记 篇3
X月XX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数学周记 篇4
存钱罐已经沉甸甸的了。到底有多少钱呢?我与妈妈把存钱罐里的硬币哗哗啦啦地倒了出来。在桌子上堆得像小山一样。
我们先把它们分成三类:1元的堆一堆,5角的与1角的.又分别堆一堆。然后妈妈数1元的,我数5角的,1角的由我们俩共同来数。不一会儿,就数好了。原来1元的有65枚,5角的有46枚,1角的有50枚。
到底多少钱呢?我开始计算了。65个1元就是65元,46个5角就是23元,50个1角就是5元。列式是:65+23+5。我想:可以先将65与5相加,等于70,再加上23,一共是93元。
不起眼的零钱,储存起来竟然有93元!这下,我就可以买到向往已久的《数学智斗记》了。节约用钱真好!
数学周记 篇5
星期六上午,我和老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老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老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跟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老妈跟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数学周记 篇6
“爸爸,这道题怎么做?”我用笔杆指着习题册上的一道题问。爸爸看了看,说:“你已经三年级了,这么简单的和倍问题都不会。听好了,甲和乙的和为50……懂了吗?”“呃……”“还没懂?我再给你讲一遍……”
天啊,爸爸怎么连这么难的题都会,是不是爱因斯坦转世?
等爸爸讲完,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爸爸笑了笑:“哪有,我只不过有一个厉害的老师罢了。”
哇,原来爸爸还有一位老师,他一定是位老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