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学生周记模板四篇
不经意间,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周记怎么能落下!但是周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周记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周记 篇1
1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2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4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作文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6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7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8 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9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10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范文:
今天,少年领袖班的老师带我们去千尊比萨店亲手做一回比萨饼,大家都兴奋不已。
我们来到比萨店,分成两排站在一张长桌子的两边,每人发到一个铁盘,盘里放着一个未烤的面饼,还发到一包奶酪,一包肉末,一包蔬菜和一碟番茄酱。我们按照厨师叔叔说的做:先舀一勺番茄酱倒在面饼中间,左手轻轻转动铁盘,右手把番茄酱在面饼中间抹匀,注意:不能涂到旁边,不然会烤焦。接下来我们把奶酪均匀地洒在番茄酱上,然后把火腿片排好,再把肉末均匀地洒在奶酪上;接着我们把蔬菜均匀地布在肉末上,最后,我们把剩下的半包奶酪全部洒在蔬菜上,比萨饼就完工啦。
我的比萨饼新鲜出炉啦!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一闻就让人垂唌三尺。只见黄色的面饼上有红色的火腿、绿色的豌豆、金色的玉米粒儿,漂亮极了。我先用铲子给妈妈盛了一块,我自己也赶紧盛了一块。一口咬下去,哇!又松又软、又香又鲜。我三口两口就把它扫进肚里。吃了一块不过瘾我再吃一块。
盘子里还有三块比萨,我舍不得吃了。我要流过爸爸和外公吃,让他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学生周记 篇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母亲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母亲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母亲:“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父亲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母亲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母亲吵着要了一回。可母亲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开动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母亲,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母亲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母亲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母亲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母亲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母亲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学生周记 篇3
又一个星期天到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玩什么呢?我捧着我最喜欢的洋娃娃。对了,我灵机一动,给洋娃娃做一套衣服吧!
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从衣柜里找出一些零零碎碎的花布,又拿来一把剪刀、一枚细针和一团线。
开始给洋娃娃做衣裳了。我把洋娃娃轻轻地放在床上,对她说:“你等一下,我给你做一条漂亮的花衣裳!”洋娃娃仿佛能听懂我的话似的,乖乖地躺在了床上。
我先拿剪刀,剪了一块花布,把花布对折,接着用细针在旁边缝了一条细线,并把多余的部分剪掉。一条裙子做好了。我还在裙子上缝了几朵小花,腰上别了一个小口袋。小裙子真可爱。我高高兴兴地给洋娃娃穿“新裙子”,可是洋娃娃的身子太“肥”了,裙子怎么也穿不进去,最后还把它涨破了。洋娃娃仿佛皱起了眉头在说:“嘿,小裁缝师,我穿了你设计的衣服,动也动不了了!”
于是,我只好动手再做一件了。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把布料缝宽一些,为了防止再把衣服撑破,我还在裙子的两边留了两个口子。这下我轻而易举就把“新衣服”给洋娃娃穿上了。洋娃娃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啊,这件衣服真漂亮!”
学生周记 篇4
听说最后一节课要选出代表班里参加运动会的长跑运动员,我十分兴奋,因为我也想参加运动会。
我盼望着的第四节课终于到了,我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教室,贾老师先选了几个男生,再让想跑的男生也来跑,我也参加了比赛。
听到老师的一声口令,比赛开始了。一开始,我就飞速地跑了起来,跑着跑着速度慢了下来,到了第二圈我已气喘吁吁了,我又跑了一会儿,觉得全身软绵绵的,一看前面还有六名同学,心想我一定要参加运动会,身上好像来了一股劲,速度慢慢加快了,不一会儿就超过了杨云凯、李林桐,现在第五名了,见后面的李林桐紧追不舍,最后我已微弱的优势得了第五名。
我终于被选上了,非常高兴。一回到家我就告诉了妈妈,这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呀!